仝博咨询案例分析——“达芬奇”造假再显过程管控的重要


高端家具零售商达芬奇家具公司,7月,被央视一套揭露将国内生产的家具当作从意大利进口家具进行销售,从而引发了商界中的又一则丑闻。

达芬奇造假丑闻暴露后,相关媒体紧追这起事件,并查询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北京市和上海市质监局、工商局等官方网站后发现,虽然国家质检总局在2009年及去年,曾对木制家具产品进行过国家监督抽查;上海质检部门也在去年对家具进行过抽检,但是网上竟查不到有关部门对达芬奇家具抽检的任何信息。这意味着,达芬奇家具自1998年“进入”中国后的13年期间,一直没有被执法部门进行抽检。

据媒体报道,一位工商系统的监管人士说:“目前在流通领域抽检的多是涉及面更广的大众商品,价格过于昂贵的进口产品,往往很少抽检。”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也指出,以前未曾发现的达芬奇家具产地及质量问题,先后被曝光,显露出洋品牌家具在入境、生产、销售几个环节都面临监管缺失。他表示:如果海关、质检和工商部门仔细检查、提高警惕,达芬奇事件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那么,达芬奇造假的这一商界丑闻,对企业运营又有什么启示呢?

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要想取得成功,企业必须拥有一种全新的领导理念,这种理念的精髓在于:能否创造、激发并维系一个整合型的执行系统,在充分综合了解自己的企业、人员和运营环境之后,建立一种执行文化。为什么?就企业发展而言,任何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成效的取得,均不是建立在凭空的臆想,而在于踏实的执行,将远景一步步变为实际。

仝博咨询专业顾问师认为,对于执行的问题,如果从运营方面来看,至少要系统着眼于三个方面:第一,执行什么,即战略规划;第二,如何执行,即过程管控;第三,执行效度,即事后检审。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可能有高效的执行。

上述三个方面,企业近几年通过自身的实践,取得比较大成效的主要集中在两点:一是战略规划,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公司,几乎都有对企业发展远景的考量,要说有差别,规范的战略规划有清晰的文字描述,而不规范的或仅仅存于决策者脑中而已。二是做到了事后检审,这点,从大大小小的企业均重视并在实践绩效考核就可以看出。尽管在这两方面有了大的成效,但执行低下的问题一直是企业近几年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大部分的企业忽略了如何执行,即过程管控。

我们不妨继续看达芬奇案例:国家质检总局去年9月开始实施《进出口家具检验规程》,规程对进口家具的外观、尺寸等一般质量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防火阻燃性能、机械安全性能等均提出了检验要求,这好比解决了执行什么的问题;今年7月份,发现了达芬奇问题,这好比是事后检审问题,尽管这不是有关部门的主动作为,而是靠媒体的发力。虽然揭露了又一宗商业丑闻,但对达芬奇消费者还是造成了伤害。为什么《进出口家具检验规程》对达芬奇而言形同虚设?归根结底就是过程管控出了问题,从而影响了有效的执行。

这就好比一个总经理交给办公室主任一个任务:本月31日要完成年度公司总结报告,主任将任务转交给秘书。30日,主任检查秘书工作,发现秘书提交报告存在严重偏差,大急之下严批秘书工作失误,并连夜通宵加班进行纠偏,奈何时间匆忙,最终结果可想而知!若主任稍微有点过程管控的意识,并及早在过程当中进行了纠偏,何至于事后如此狼狈?

缺失了过程管控,哪来企业整合型的执行系统?!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建立执行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改进机遇,错过这一机遇将是对公司能量、人员和资源的一种巨大浪费,从而引发企业灾难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