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企业公关思维导航!
文/著名企管培训专家平梵
前言:
从企业危机等级划分来看,没有什么比致人于死地的产品质量事故更为严重了。任何危机的发生、发展、演变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背景,作为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危机事件,企业的危机公关折射国内媒体的舆论传播特性、民众的关注焦点等等,而通过对此危机事件的深入分析,我们将可以对企业危机管理形成更为深入的认识与把握。
危机事件的发生对企业造成的严重性以及冲击性程度取决于二方面:一是事故本身的性质。二则是媒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以及舆论关注的焦点。典型的危机事件比非典型的危机事件更吸引媒体的关注、更能引起媒体的报道热情,而且网络舆论对企业的攻击力度会更强大。
在我们讨论典型危机事件的影响力之前,让我们回归到事件本身去分析,手机爆炸事件有多大的舆论关注力?M品牌手机爆炸真是那么骇人听闻的事件吗?所以,手机爆炸对于手机行业来说,并非是闻所未闻之奇事,而不幸的是,M品牌手机不仅仅是爆炸,而更重要是国内第一次致人于死地手机爆炸案,这就使得事件具有了惟一性,也是就说此危机事件属于典型性的危机事件。
著名企管培训专家平梵老师指出而成功危机管理的要点之一就是要化解媒体对危机事件典型性的过分关注,并逐渐将媒体视线引向其他方面,使负面报道慢慢平息,或者是创造新的关注焦点使媒体舆论转向。其危机管理逻辑思路可以如下:诚恳表明态度——确认是假冒电池之祸——承认电池流通渠道管理失误——强烈指责假冒电池之害——坚定决心严管渠道维护消费者权益。
“危机”在《辞海》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潜伏的祸机,二是指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对于危机中西方有不同的理解,中国人习惯于用“危险加机遇”来理解“危机”。而西方的“危机”是指矛盾冲突即将发生的临界点,是一种临界状态。
在西方国家,危机就是具有前景不确定性、后果连带性、决策紧迫性、过程突变性、威胁根本性的事件。企业危机一般是指企业与消费者、新闻媒体、政府等公众之间因为某种非常因素引发的对于企业的声誉、形象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的非常状态。
著名企管培训专家平梵老师认为企业危机也是对于公司未来的获利率、成长、甚至生存发生潜在威胁的事件。企业危机是任何企业都不希望看到的局面,都会竭力避免,但是危机又无所不在,加强企业危机管理就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课题。企业危机管理是指组织对所有危机发生因素的预测、分析、化解、防范等而采取的行动,包括组织面临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技术的、自然的、人为的、管理的、文化的、环境的和不可确定的等所有方法和管理手段。
也许企业目前的发展确实顺风顺水,某些优势高出于同行其他竞争者,但是企业没有必要因此而忘乎所以,停止继续发展的脚步。笔者认为有优势是非常好的发展状态,应该很好的利用这一优势,放眼大的市场环境,居安思危,不断地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同时着眼于自身经营、管理、素质等内部情况以及关系的处理等外部情况。
市场环境和营销思维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改变,公关危机持续不断,危机公关管理已成为现阶段企业要面临的重大课题。在危机公关时,作秀可不是一个很严肃的行为,记得在震惊中国的三鹿三聚氰胺危机中,温家宝总理告诫中国企业家:“企业家的身上应该流着道-全球品牌网-德的血液。”当企业身上流着不是道德的血液,当企业故意踩踏社会责任底线时,这样的企业纵使其危机管理的策略再高明,也难以挽回民心。
危机亦作“危几”,指:潜伏的祸害或危险。三国魏吕安《与嵇茂齐书》:“常恐风波潜骇,危机密发。”《宋书·范泰传》:“如此,则苞桑可系,危几无兆。”唐刘言史《观绳伎》诗:“危机险势无不有,倒挂纤腰学垂柳。”毛泽东《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须知正是在国民党十一中全会之后,内战危机是空前未有的。”
每一名管理者都痛恨危机,但危机的来临却并不以为任何人意志为转移。西方管理格言一语成谶地告诉我们:危机就如死亡与税收,对于企业及组织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既然血与火的危机考验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企业管理者就必须抛下愤怒、无奈、哀伤,以冷静、坚定的心态直视危机的来临。的危机事件希望能够给所有的中国企业管理者以启示:危机如何形成、危机爆发有什么样的扩散路径、危机爆发之后应该如何管理。
但不善于危机管理,则让企业坐失良机,甚至陷入误解、敌意、小道消息和负面报道的无底深渊!“危机管理”告诉你危机预警、危机处理、危机管理的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在面临危机时力挽狂澜而且能让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国古代《兵经一百》里说:“目前为机,转瞬为机;乘之为机,失之无机。”
危机与机会总是互相包含,小危机和大危机须臾不可分,行业危机与企业危机也能互相转化,潜在危机不正确处理与突发危机其实只有一纸之隔。危机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是重大的考验,面对危机的压力,每一家企业的管理者都面临风险的决策,面对危机的压力,因为决策得当可以控制住危机之火的漫延,决策失误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企业危机的爆发固然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危机发生之后必然会集结着利益谋取、媒体监督/攻击、舆论谴责、情绪对抗等等冲突,如何对这些冲突进行有效疏理、如何找到危机的核心所在,这就是决定危机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M品牌手机爆炸这一事件发生、推进,以及媒体报道、企业的处理手法都给了我们许多思考的地方:市场千变万化、危机无处不在,我们无法阻止危机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深度把握危机发生特点以及扩散的逻辑,从而找到危机处理的最佳策略,使每一次危机都变成对企业成长的一种考验与砥砺,使企业在危机的磨炼中更为成熟与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