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离开鲁国,西行、西南行


  前497年,孔子留下冉雍,任季氏宰;留下高柴,任费宰,用以填补上述动乱留下的权力真空,但他本人却不得不离开鲁国,带着仲由、颜回、冉求等人出游。从55岁到68岁,前后14年,他一直流亡在外。

  孔子离开鲁国,西行、西南行,到过卫、曹、宋、郑、陈、蔡六国。●1

  ●1

  《庄子·天运》说,孔子跟老聃讲,“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以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论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钩用”。孔子干禄,见过“七十二君”,有点夸大。这是寓言,不可信。这些国家,都是小国。它们的西边是晋国,南边是楚国,才是大国。他想去晋国,据说走到黄河边,没有过河;到过楚的边境,也未能深入(《史记·孔子世家》)。大国都不接纳。他做官,只有两个国家,卫国和陈国。时间最长是卫国。

  前面,我们说过,孔子对卫国感兴趣,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是“卫多君子”(《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有很多干练的大臣,但另一面,卫国的坏人也很多(如南子、弥子瑕和宋朝)。卫灵公,凡事听于南子,南子淫乱,私通宋朝,导致卫太子蒯聩逃亡晋国,这是后来卫乱的祸根。孔子对卫灵公的评价是“无道”(《宪问》14.19)。他离开卫灵公前,卫灵公曾问陈于他,向他请示军事,估计是为了对付晋送蒯聩回国。孔子对卫灵公很不满,他说,“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第二天就离开了卫国(《卫灵公》15.1)。卫灵公死于前493年的夏天。孔子是在此之前离开卫国。●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