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7.15,冉有问子贡“夫子为卫君乎”,可能与此有关。卫灵公问陈,原因是什么,有各种推测。也许,他知道,自己死后,晋人会送蒯聩回国,必有战事,所以问孔子。
卫国的政治,背后有晋国的阴影,就像鲁国的背后有齐国的阴影。卫灵公死后,晋国的赵简子用武力送蒯聩回国,但卫国却立蒯聩子为卫出公,拒绝接纳,蒯聩不得入。孔子避卫乱,转仕陈湣公。在陈期间,他一度考虑去晋国。这是很重要的插曲。
前490年,赵简子围中牟,佛肸以中牟叛,佛肸召孔子,孔子曾动心: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叛),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阳货》17.7)
在《论语》中,此事和阳货之召、公山弗扰之召列在同一篇,绝非偶然。这是孔子的第三次动心。孔子去卫,是学伯夷、叔齐(《述而》7.15)。伯夷、叔齐,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微子》18.8),但这次动心,却是属于“降志辱身”。子路反对他去,说我可亲耳听过您的教导,这种叛变主子的事,君子是不能参加的。孔子回答说,硬的磨不薄,白的染不黑,我总不能像挂在墙上的葫芦,只中看,不中吃吧。当官对他有很大诱惑,但如果到处都是坏蛋,你又怎么当?
孔子去卫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