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八荣八耻教育 实施德育兴邦工程


深化八荣八耻教育 实施德育兴邦工程

深化八荣八耻教育 实施德育兴邦工程

学习“八荣八耻”有感

正当举国上下按照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为建设和谐文明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以各种方式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时刻,胡锦涛主席发出了广泛开展“八荣八耻”教育的伟大号召。对此,有人不以为然,我却倍感非凡。现将思悟有感公布于众。试与各方交流共勉。

首先,我认为“八荣八耻是家庭和少儿教育应该完成的任务。如今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来,绝不是向幼儿教育和少数人发出的一般指令,而是面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发出的战略性号召。这个号召,是针对当前全社会较普遍的存在着道德滑坡、行风不正、分配不当、腐败严重等一系列非正常现象提出来的。这一方面说明时弊的严重,同时也说明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看清了问题的源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其次,不断地深思细悟使我感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绝不是一般的政治口号,而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修悟“八德”和坚持“八正道”与时俱进的诠释和具体化,实际上是为全民综合素质教育和真正的世界观改造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是对“八德”中“孝”“弟”二字的社会化延伸;“崇尚科学”、“诚实守信”是对“忠”、“信”二字的展拓;而“团结互助”和“遵纪守法”又是对“礼”和“义”二字的具体化。上述六条从正反两方面阐明荣辱所指之后,胡主席又给“辛勤劳动”与“好逸恶劳”、“艰苦奋斗”与“骄奢淫逸”两组截然不同的、但又司空见惯的社会现象做出了谁荣谁耻的肯切定论,对“八德”中的“廉”、“耻”二字给予了最为大众化、生活化的解释。因此,我认为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实际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内容的“八德”,和以“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念”、“正精进”、“正定”、“正果”为序的“八正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给出的具体而又形象的诠释,从而为我们设计了一幅清晰而又简明的,实施德育正魄工程的施工蓝图。

其三,面对胡主席设计的这张蓝图,我们将如何组织施工,本人略有所思,并简单概括为四句话,这就是:

分层施教、步步深化; 分级担责、据实用法;

辨证施治、德育正魄; 和谐稳定、终极为大。

现仅就这四句话做一个点穴式的说明,必要时另作详陈。

所谓“分层施教、步步深化”,就是各级各界都必需根据各自的现状与需求,设定要解决的目标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弄清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为什么荣?为什么耻?具体到本行业、本单位,荣耻现象有哪些?症结源由何在?把这些现象上升到因果规律的高度上来认识,从中彻底搞清荣与耻的本质和利害。

所谓“分级担责、据实用法”,就是要对现实存在问题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认识。很多问题的出现和存在,都有它特定的条件和背景,同样要用因果规律加以分析。往往问题的出现,责任不在问题的载体身上,所以要由责任主体来承担。只有这样,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主客体之间的心理才能平衡,据实用法才能准确有效。

所谓“辨证施治、德育正魄”,就是要在广泛深入的开展道德教育,纠偏治乱的过程中,运用因果缘续规律和结构效应规律(我认为这两大规律就是“易经”的灵魂)的原理,分析各类非正常现象的主客观原因,然后分别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加以解决。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辩证地认识客观事物,改造世界观的过程,即德育正魄的过程。

所谓“和谐稳定、终极为大”,就是当我们组织这样一个全民介入的德育正魄工程时,千万不要忘记建设和谐文明社会、实现民族复兴这个终极目标。因此必须以团结教育大多数、归心纳志为目的。一定要努力做到“四理”(义理、情理、事理、道理)分层而治,提倡竞争,反对斗争、消灭战争。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我相信,只要我们紧紧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紧跟党和国家建设和谐文明社会,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部署,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全民德育正魄活动,我们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

  

    

 200671 于北京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