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题为“我国10%耕地遭重金属污染,东北黑土地或消失”,读后感到十分震惊。为什么?
该文编者按:“大地涵藏万物,孕育生命,被誉为人类的母亲。但是,近年来,伴随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地不断遭到各种污染的伤害。仅仅因土壤污染防治不足、环境监管乏力,导致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就频频发生,2008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百余起重大污染事故。目前我国大地污染现状严峻,成因十分复杂,形成令人扼腕的“大地之殇”。《经济参考报》以此为主题,探寻大地污染背后所触及的我国农业、工业、城市化进程中关于生存与发展的一系列深层矛盾与两难抉择,并以“大地之殇”系列报道的形式在“深度”版推出,敬请关注。”
该文还说:“占全国粮食总产五分之一的东北黑土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一个并不为多数人了解的严峻事实是,支撑粮食产量的黑土层却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减少了50%,并在继续变薄,几百年才形成一厘米的黑土层正以每年近一厘米的速度消失。照此速度,部分黑土层或将在几十年后消失殆尽,东北这一中国最大粮仓的产能也将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失。”
记得,在1967年的深秋,我前往位于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南侧的乌裕尔河流域的“五七干校”,开荒种地,打井盖房。从“干校”住地向南望去,一望无垠的”黑土地“(黑土层约有2—3尺厚)。我们负责“开荒”的那块土地,面积大约有200公顷(一公顷等于15亩)。我开着链轨拖拉机,牵引一台“五铧犁“翻地,一“垄”足有2000多米长。遍地野生黄花,全被我翻抠在黑土地的下面。那种情景,至今不忘。
大约在2002年的夏天,30多年过去了,我”故地重游“,又一次回到这个”几何点“(Geometrical point),感概万千。那片黑黝黝的黑土地不见了,变成了一片灰褐色的贫瘠土地。我的老天爷啊!这是怎么了?
大家知道,运用纳米技术(比如,纳米络合铜)是治理土地重金属污染的良策(包括污水净化,无二次污染)。在经济发展策略上,重发展,轻治污,不是长久之计。东北黑土地的逐渐消失,对不起我们的后代子孙。
纳米除污,势在必行
评论
26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