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我写《谁来拯救世界经济》一书的原因是愈演愈烈的全球性失业、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在一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便是各种知名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包括凯恩斯的观点、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奥地利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等。然而,随着思考深入,渐渐发现这些理论都存在着严重缺陷,经济学家们对这些理论的应用也令人啼笑皆非。比如在解释某一时期的繁荣与萧条时用一种理论,解释另一时期的危机时却用另一种理论。从这些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每当原有理论无法解释新问题时,就会诞生新理论,用来解释新问题;而当这些新理论无法解释更新的经济现象时,经济学家们又会推出更新的理论、模型来适应新问题。由于这些理论与模型总是为当时的经济问题量身定做,因此在逻辑上似乎是严丝无缝的。然而,这些理论即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清楚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经济问题,也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危机、债务危机及失业率大幅上升束手无策。
经济学家们的无所作为早已引起极大非议。诺奖得主、新制度经济学一代宗师科斯教授曾专门著文,说全世界经济学者对人类财富的贡献,绝对抵不上他们所赚取的收入,大多数经济学者应引咎辞职,以谢国民。2008年的诺奖得主、《纽约时报》大名鼎鼎的专栏作家克鲁格曼先生,2009年6月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发表《罗宾斯纪念讲座》,说过去30年的宏观经济学,说得好听一点儿,是百无一用,说得不好听一点儿,是贻害无穷![①]
有鉴于此,本书的理论构建并不以任一宏观经济学派的理论为基础,而是回归经济的本源,从个人选择与现代经济的运行机理出发,解释失业、贫富差距、债务危机以及经济大萧条等社会最关切的经济问题。
本书认为,无论繁荣还是萧条、增长或是衰退,一切的经济现象都是既是劳动者也是消费者的每一个人单独作选择所形成的结果。同时,通货膨胀、大规模失业、大萧条等许多重大经济问题基本都是现代经济特有的现象。换言之,当今我们所关注的许许多多经济问题与现代经济运行机制、基本特征密切相关。为此,本书花了较大篇幅用于分析这些问题。
为了更简洁清楚地解释经济,书中请来了五位可爱的消费者:鲁滨逊、常凯申、昆仑、门修斯与洪七公。他们先后来到了绝望岛,组成了一个海岛小社会。通过他们每个人对工作、休闲、消费、储蓄和投资的选择,以及影响他们选择的因素变化来了解海岛经济的兴衰。
虽然论述的是失业与大萧条、债务危机等宏观大问题,但为方便更多读者阅读,本书基本不使用专业术语,唯一例外是效用理论。效用理论是经济学最基础的分析工具,在解释消费者选择行为方面非常简明与具有说服力。事实上即使不使用效用理论本书也能将问题解释清楚,只不过会麻烦许多,也会增添读者阅读困难。这就好比不用阿拉伯数字也能数数,但用了更简便一个道理。
本书的结论很简单,要解决当今全球经济危机,只有三招:提高社会福利、缩小贫富差距、减少法定工作时间。虽然如此,书中还要解释清楚这样做的合理性,这才是更具挑战的任务。
与一般经济类书籍不同的是,本书不直接评价其他理论的正确与否,而是通过分析消费与投资、财富的储存等消费者行为来得出结论,读者从中自然就可得出其他各种理论的优劣与问题所在。
附:《谁来拯救世界经济》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篇 核心问题
无论繁荣还是萧条、增长或是衰退,一切的经济现象都是既是劳动者也是消费者的每一个人共同选择的结果。那么,同样是这些人,为什么有时候他们的选择会导致萧条,而在另一些时候他们的选择又会引来繁荣?到底哪些因素或条件的变化导致了萧条或繁荣的出现?这就是经济的核心问题,只有厘清这些问题,才能了解经济的运行机理,从而化解危机,实现经济增长与繁荣。为此,本篇将花较大篇幅论述这些核心问题。
第一章 世界怎么了——我们面临什么样的危机?
一、出路在哪?——全球年轻一代的集体迷茫
二、危机四伏的世界
第二章 为何要从宏观角度思考经济
一、为何要研究宏观经济
二、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
三、现代经济是一个闭环系统——“先富带动后富”是错的
第三章 个人的选择——了解经济的起点
一、消费者如何做选择
二、时间的选择
第四章 中国为何消费不足?——消费与储蓄的决定
一、个人消费与储蓄的选择
二、如何才能增加消费
第五章 失业是如何产生的
一、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
二、投资的决定
三、失业的出现
四、解决失业的三大措施
五、减少法定工作时间是一种趋势
第六章 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一、产出能力的决定
二、经济波动机理
三、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率为何相差很大
四、不可能人人致富——增加财产性收入事与愿违
1、提倡财产性收入只会增加贫富差距
2、发达国家的富裕体现在消费上而不是储蓄上
五、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并不神奇的奇迹
六、日本经济衰退的根源
第二篇 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
贫富差距太大早已成为共识,要求缩小贫富差距的呼声也日渐高涨。然而,缩小贫富差距的主张是否合理呢?为什么要加大财富调节力度?这就是本篇要说明的问题。
第七章 贫富差距——百姓贫困的根源
一、日益尖锐的分配矛盾
二、财富的来源与收入的决定因素
三、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
四、如何合理分配国民财富
第八章 货币与贫富差距
一、财富的储存
二、货币是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财富调节与全球经济困境
第九章 中国为何频繁改朝换代
没有财富调节,任何市场经济体必定崩溃
——市场经济天然存在扩大贫富差距机制
一、货币陷阱与两极分化
二、中国历史上重农抑商的原因
三、中国频繁改朝换代的根源
第三篇 经济失衡与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实质上是经济失衡。当因经济失衡造成消费不足、失业率上升的时候,政府不得不加大财政投入,最终酿成主权债务危机。不从根源上解决经济失衡,债务危机不可能得到解决。
全球对养老问题存在误区,养老问题实际上是财富产出与消费协调问题。
第十章 汇率与美元之谜
一、从货币的起源说起
二、为何美国的贸易赤字与美元汇率变动无关?
三、全球汇率问题应如何解决
四、美元的贬值风险
第十一章 债务危机的根源
一、内在的扩大贫富差距机制
二、债务危机的根源
第十二章 欧洲债务危机将如何演变
一、希腊、西班牙经济将继续衰退、动荡
二、债务危机将在欧洲漫延
三、中、美、日并非世外桃源
四、如何解决债务危机
第十三章 全球养老困局的根源
一、巨额资金缺口正在形成债务黑洞
二、推迟退休年龄势在必行
三、养老金问题应与就业、分配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第十四 全球都将走向高税收高福利社会
一、福利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福利社会是一种好的制度安排
三、民众的福利主要来自于资源收益及自己的工作
四、对富人征税为何是合理的
五、合理增税不会影响效率
第四篇 经济危机与大萧条
经济大萧条本质上与债务危机一样都是经济失衡的结果。失业率大幅上升是经济失衡的体现,贫富差距扩大是导致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十五章 经济周期是怎么来的
一、经济波动的原因
二、经济周期是这样来的
三、经济危机的主要危害
第十六章 金融的风险
一、金融是什么?
二、金融市场的放大效应
三、各国政府是金融危机的推手
第十七章 经济大萧条的根源——新的解释
一、危机前的美国社会
二、对美国大萧条的解释
三、经济为什么会崩溃
四、危机是如何结束的——谁拯救了资本主义?
五、08年金融危机为何不演变成大萧条
第五篇 中国如何避免危机?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存在严重问题,“中国崩溃论”也一直很有市场。那么,中国经济会崩溃么?对此,本篇的回答是:对照以往的经验,中国经济基本具备了崩溃的条件。然而,这一危机完全可以避免,这取决于接下来采取的对策。
第十八章 中国经济难在哪?
一、经济为何一定要增长?
二、中国经济会崩溃么?
三、房价何以成为问题?
四、国企必须分掉
五、应增税增福利而不是减税
第十九章 中国的贫富差距是怎样酿成的
一、资源占有的差异是造成贫富差距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政策与体制缺陷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三、不合理的税制在扩大贫富差距
四、低税收低福利导致贫富差距扩大
五、发展方式扩大贫富差距
六、货币发行量过大扩大贫富差距
第二十章 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中国经济面临的四大风险
二、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
三、如何解决中国经济问题
四、财富分配——核心中的核心
第二十一章 中国反思
一、工业革命为何不首先在中国发生
二、中国模式也是中国陷阱
结束篇
结束篇一 全世界都必须深刻反思分配问题
结束篇二 社会发展的核心是分配
结束篇三 突破财富闭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