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包海松

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企业及研究院工作。

《谁来拯救世界经济》——破解经济危机的新书


促使我写《谁来拯救世界经济》一书的原因是愈演愈烈的全球性失业、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在一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便是各种知名流派的经济学理论,包括凯恩斯的观点、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奥地利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等等。然而,随着思考深入,渐渐发现这些理论都存在着严重缺陷,经济学家们对这些理论的应用也令人啼笑皆非。比如在解释某一时期的繁荣与萧条时用一种理论,解释另一时期的危机时却用另一种理论。从这些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每当原有理论无法解释新问题时,就会诞生新理论,用来解释新问题;而当这些新理论无法解释更新的经济现象时,经济学家们又会推出更新的理论、模型来适应新问题。由于这些理论与模型总是为...

Read more

生产强国没有弱势货币


  近日来人民币连续跌停,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人民币是否进入贬值通道。其实,对于一种持续升值了20—30%的货币来说,出现一两个百分点的回调实属正常,哪怕是出现5个百分点的下跌也没什么了不起。很多国家的货币一年出现30%以上的波动都很正常,这一点可以从澳大利亚元、日元、前几年的欧元等货币都可以看出来。唯独人民币出现一点波动似乎就是天要塌下来,这是国人极不自信的表现。事实上,人民币的这种贬值改变了市场对人民币的预期,有利于中国货币政策调整。一国汇率最好能真实反映本国经济实际情况,过高与过低都会造成损害。市场对一国货币过度看好与过度看差都不是好事情,因此近来人民币的贬值走势对中...

Read more

高房价将祸及政府


财政报告表明,去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达到29109亿元,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35%、地方财政收入的71.68%,占到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的89.3%,在沿海一些城市甚至超过了政府财政收入。
高房价对政府的作用如此巨大,在一般人看来各级政府是高房价的受益者,也是支撑高房价的背后力量。的确,异常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不但让各地方长官有了政绩,也让不少贪官多了敛财渠道,他们是实实在在高房价的获益者。然而抛开具体的人、将时间跨度稍稍拉大一些再来观察,事情就将完全不同。
容易让很多人想到的是,高房价让许多城市居民难圆住房梦;由于房奴们背负沉重房贷,会严重抑制内需,不利于经济转型;会使贫富差距进一步...

Read more

房价泡沫将飘向股市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股市将发动一场暴涨行情,最大的推手将是政府和过量的货币。
中国经济每年在保持10%增长速度的同时,货币供应量保持了30%的增长速度,直接的后果是房价高涨与通货膨胀。下一步政府在保增长的同时必须抑制房价与治理通货膨胀。由于中国货币供应量的泛滥根源在于基础货币投放量过多,如果简单地以加息与提高准备金率来控通胀,实体经济必定付出惨重代价,结果将得不偿失。因此政府必定在常规手段之外还要另外拿出方案,为过剩资本寻找出路。
最大的可能将是中国股市。目前沪深两市总市值27万亿,相当于GDP2/3;其中流通股总市值将近20万亿,不到去年GDP的一半。而世界各国股市...

Read more

招工难是经济过热与通胀的体现


全国很多地方都在说招工难,许多学者据此判断中国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提出拐点论的时间是1954年,距今已过了半个多世纪,今天的经济环境与其提出这一论点时所考察的经济体系早已有了本质的区别。条件发生变化了,结论就应作相应调整;如果不加考察直接套用刘易斯拐点论,恐有生搬硬套之嫌。大体上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主要靠低成本劳动力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上升,低成本劳动力变得稀缺,这是一个必然的阶段。
如果真的出现了刘易斯拐点,则说明中国劳动力从过剩走向了短缺。然而按照20109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人力资源状况》白皮书,含高校毕业生630万人、中学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的600万人左右在...

Read more

房价必跌无疑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房子从来不是核心大问题,粮食才是。房子成为中国全社会关切的核心问题仅仅是近几年的事情。
 
一、中国高房价的基础
首先是货币。多年来中国经济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货币发行量每年增加30%左右,钱的增长远高于物的增长。每年数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使中国积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相应放出二十万亿人民币。一方面我们付出了巨额的货物,另一方面多了二十万亿人民币。这一进一出造成中国资产价格急剧上涨,这是房价高涨的基础。
其次是经济的快速增长让百姓收入水涨船高,产生了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再次是城市化的发展。
 
二、中国并不缺房子
人多房少及城镇...

Read more

中国模式与中国陷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空前提高,经济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在很多人看来这就是一种奇迹,也有称之为“中国模式”。然何为“中国模式”,这一模式是优还是劣?
中国30年来经济高速发展首先源自对市场力量的释放。在转轨过程中,政府放松对经济的管制激活了市场各方的力量,让中国经济很快活跃起来。作为全球经济的追赶者,中国充分利用和借鉴别人的先进技术、成功经验,加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有利时机,使中国经济实现了大踏步的跨越式发展。但是如果仅仅依靠市场力量来达到高速增长显然不能称之为模式,并且这样的发展方式别人也很容易做到...

Read more

中国是一个充满“阴谋”的国家


中国人似乎天生爱谋术,《三国演义》中谋士们的神机妙算、《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出神入化常常让人们津津乐道。近年来,随着一本《货币战争》的风行,阴谋论席卷神州大地,包括不少公众人物在内的很多人纷纷用阴谋论来解读国际间的一些动向。
所谓的“阴谋”指的是背后、暗地里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从经济学上说是利用双方信息不对称来达到目的。而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阴谋成功的几率越来越低、实施的成本越来越高。
阴谋论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清末的西方阴谋论跟现在的阴谋论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认为修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rdq...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