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不同利益主体从不同的角度考察和认识宏观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有政府部门的角度,企业有企业的角度,学院有学院的角度,外国投资者也有对中国经济的独立判断,不同利益主体对宏观经济的看法都对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产生着影响。我们知道,货币的主要职能是充当商品交易的媒介,那么,一种货币币值的稳定是市场交易顺利实现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币值的波动会导致市场交易成本的上升,从而影响交易的效率甚至阻碍交易的发生。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垄断了货币的发行权,那么,保持币值的稳定就自然成为其不可推卸的职责。在西方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中央银行不仅仅作为一个机构,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制度对宏观经济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制度是作为对政府经济行为的制衡而存在的。从理论上讲,政府有扩张经济的内在冲动,它的利益偏好使政府倾向于增加赤字、扩大支出,从而存在制度上的诱发通货膨胀的基础。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绝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银行都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央行的制度性安排
评论
1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