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澳网公开赛结束女单比赛的全部争夺。中国金花李娜在决赛中遭遇世界第一、卫冕冠军阿扎伦卡,这场决赛一波三折,中途插曲不断。火力全开的李娜在先下一城的情况下遭到了对手的强势反扑,此后还两度意外受伤倒地,苦战三盘之后以6-4/4-6/3-6的总比分遗憾落败,输给阿扎伦卡之后也再度与澳网冠军擦肩而过。卫冕成功的白俄罗斯姑娘则收获职业生涯第二座大满贯冠军金杯。
李娜再一次站在了澳网决赛场上。虽然与冠军失之交臂,但在国人心中,李娜仍然是成功的,并且足以称得上是伟大。令人感动的是,两次受伤,但是仍然从容应对,坚持比赛。她的微笑以及赛后被采访时流出的泪水,再一次展现出了一种来源于体育竞技领域的最高价值与可贵精神。与此同时,之前批评过李娜“心理素质不好”、“受的教育不好”的人,也可以闭嘴了。
体育偶像,当然也会呈现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的轮回规律。李娜,应该两年以前的澳网就替代姚明和刘翔成为了新一代国人的体育偶像。从澳网亚军到法网冠军,再到澳网亚军,李娜在大满贯中的表现,称得上是国人的“励志鸡汤”。但是,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对于这位超过30岁的中国网球金花而言,李娜的竞技状态还能保持多久,已经存在变数。在年龄方面,23岁的阿扎伦卡,更有发言权,也将会更有统治力。
但是,李娜仍然是我国体育史上最成功的运动员。“李娜式成功”,对于当下举国办体育的体制而言,需要复制,也可以复制。李娜不是神,她来源于普通的家庭,有着独立的个性,有强硬的性格,当然,更有精湛的技术、持久的耐力和无以伦比的战斗精神。她不比任何一位奥运冠军差,甚至比他们更强——网球单打方面的竞争力,绝非如体操、游泳、跳水、举重等“小众体育”可能比。李娜,是独一无二的英雄。
李娜之所以“娜样迷人”,在笔者看来,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李娜证明了,体育竞技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所谓荣辱,在两年前的澳网比赛中,李娜坦言“Prize money(奖金)”的刺激作用,虽然有些俗,但这不虚假,这也是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其二,李娜证明了,获奖感言是可以只“感谢丈夫”、“感谢父母”的;其三,李娜是脱离了举国体育而成名的明星,她的个人成功证明了举国体育并非“万能”,体育发展的最基本规律不能忽视,也不能违背。国家体制对于体育事业的贡献不可抹杀。但同时还要必须看到,举国体育并不能让国人的身体素质得到改善,举国体制所取得的,只有那些奖牌,而与大众体育、全民健身,没有关系。
李娜,靠一个人的努力,正在让现在许多青少年认识并爱上网球运动。这是李娜对于中国体育的最大最重要贡献。在对国人进行一项体育运动普及的作用力上,李娜的贡献,绝对不亚于一届奥运会,任何一位奥运冠军和体育明星,姚明和刘翔,也远远比不上。奥运会之后,我们不会看到有孩子去练体操、跳水,但澳网之后,绝对会有孩子拿起网球拍。
李娜的成功可以复制,李娜的成功需要复制。今年的澳网比赛,较之前几年,中国球员的数量就增加了不少。据了解,今年的澳网公开赛有创纪录的11名中国球员包括9女2男参赛,虽然多数铩羽而归,但必须要承认,只有更多的人来打网球,李娜才不会成为“一枝独秀”。同理,只有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事业中来,体育才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复制李娜的成功与传奇,才不会成为奢谈。
“李娜式成功”可以复制,也需要复制
评论
2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