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的华人经济


  华人经济在印尼是主导经济。在自由资本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下,国家除了掌控石油电力等能源领域外,其它各行业除电信等外只是稍有摄入,许多行业的主导都是华人经济。如银行、纺织、汽车制造、酒店、营运、印刷、通讯等,大多大型的工厂企业都为华人所有,印尼华人是有钱人的代名词。华人比较敬业,敢闯敢拼,与当地闲散的土著相比,更具有敏锐的经营头脑和极富创新意识的生财法门。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受苏哈托政府长达32年的华文禁锢的影响(从1966年到1998年,一切与华文和中华文化有关的实体存在都被摧毁,华人连接受印尼高等国民教育都收到严格限制。98年以后,华文解禁,华文教育开展迅速,一些华人代表也开始积极从政,以谋求华人的政治权力),95%以上的华人家庭以经商为营生,政府及军队等国家相关部门基本上不接纳华人的,能勉强称得上公务员的也就是一些公立学校里的华人教师。因而大多华人家庭都算是殷实,富人比比皆是。在日惹和马吉朗,大中型营利机构如汽车产等各种大型工厂、金铺、营运、超市、批发商店等,大多为华人所有或者经营。其中祖籍是福清的华人群体被公认为华商中佼佼者。华人小摊小贩是极其少见的。偶尔有经营小摊的早餐卖主,因是华人经营,价格却要比当地人经营的饭馆要贵上一倍。华人经营的物品价格较死,通常是不容讨价还价的。而若是华人购买当地人的商品,却常常狠砍价。
   上门推销也是一种颇为盛行的营销方式。也是许多家庭在开店所得外又一项可观的所得,通常是有余暇的主妇在做。代销一些高档餐具、保险、基金等等。推销商品一般在华人聚会场合或者是租酒店展示商品,与客户熟悉后直接电话定送便可。通常是接到订单由专门的工人送出。不同的是,这种代销的商品通常直接所得的利润很低,按传单价。然而许多公司支付的方式确实很有意思:旅游。组织有一定销售业绩的经营者(通常是几十甚至几百人)四处旅游,出国旅游的机会很多。金融危机前主要是游玩欧洲和澳大利亚,近几年则多走东南亚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