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官员,脾气总是有些大,一来喜欢摆谱,好像不摆出点架子,就显不出自己当官的与众不同,二来习惯示威,对于吃了豹子胆敢摸老虎屁股的人向来不会客气,轻则一顿训斥,重则一顿拳脚,要是正好赶上自己情场受挫官场失意,以及不知天高地厚地撕下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面纱,那没准就会拿出高衙内他爹的勇气,栽赃陷害杀人灭口。
官员打人的恶性事件,我们见识的已经够多。有人义正词严地拿自己的官职威吓,尽管言谈举止之间充斥着常人不敢冒犯的权力戾气,但尚且算是文明,毕竟没有在摆出不可一世的名堂之后使出些让人不敢还手的拳脚功夫。当然,官员可不都是这样,光吓吓人就保全了官威,在某些场合,官员也要施展上一番拳脚,藉以表明自己不但有权有势让人五体投地,而且还要使出江湖手法让人输的心服口服。邓州卫生局官员暴打清洁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案例。
媒体报道,某天,清洁工早早来到负责清扫垃圾的路段开始清理垃圾。当他清扫到古城广场水星家纺门前时,发现该店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将门前台阶上的垃圾往马路上扫,于是就上前劝说阻止。熟料该男子不但不听,反而破口大骂,猖狂的不得了。清洁工不甘受辱,以中国式礼节回敬一句。该男子哪会料到一个清洁工敢与自己叫板,实在是搞不清自己几斤几两,于是跑下台阶,用手掐住清洁工的脖子,用扫帚敲打其头部,用脚猛踹其腰部,致其身体多处软组织受伤,并导致疝气嵌顿手术,花费数千元。调查得知,该男子原是邓州市卫生局一名官员。
是官员,却没有官员的修行;是公仆,却没有公仆的谦卑。邓州卫生局官员面对百姓露出来的凶相令人不寒而栗。吃着百姓的,拿着百姓的,甚至还可能利用手中的权力贪着百姓的,凭什么面对百姓如此嚣张猖狂蛮横霸道?
中国的官员,总是被习惯性地称之为领导,甚至在局部意义上被称之为老大(比如《蜗居》中的宋思明),倒是让人越来越感到权力公共利益属性的不断弱化。领导的称谓,意在凸显官员之于百姓的主宰地位,而不是本该担当的公仆角色。由于为民做主的历史传统影响,官员们一时半会儿转换不了逻辑思维倒是情有可原,但既然高调地喊出了自己的角色期待,就不能随便地在现实生活敷衍了事,何况官员们一向率先垂范的“不换思想就换人”的人事策略,对于保持官员意志的执行效果颇为良好,而一旦方向转向百姓,就揣着明白装糊涂地再也不提这句话了。
中国的官员,一向不喜欢看百姓的脸色。你要是听话,就是良民,要是造反,就成了刁民,更让人难以容忍的是,某些官员还要煞有介事地装出一副菩萨心肠,比如在提拔官员的时候声明严禁请客送礼,却在背后又行着官帽买卖的交易,以至于使人逼出领会精神的高深智慧。老百姓的评价,无关乎官员的前程,老百姓的脸色,不妨碍官员的快意,不论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人家吃准了仕途之上飞黄腾达你影响不了。大概这也正是官员对百姓敢于露出凶相并无所畏惧的原因。
美国人竞选总统,两个人玩的是斗智斗勇,谁都巴不得对方出点丑然后往死里整,但在表面上却又表现的彬彬有礼,谦谦君子,实则全在取悦百姓,树立形象。竞选者深入百姓到处游说主张政策,甚至置总统之于国体的意义影响于不顾,拥抱一下老太,亲吻一下孩子,全在给百姓最友善的面子以及最值得信赖的印象。何以如此?老百姓高兴了,他才有的当。老百姓不想跟他玩,他就没得玩了。中国官员没有这样的担心,不管老百姓愿意不愿意,都必须陪着玩,哪怕你根本玩不起。
据说那名暴打清洁工的卫生局官员最后被拘留和罚款了事。我在想,要是某个官员的仆人不高兴暴打了主人,且打得伤筋动骨,这位主子会不会将其开除甚至拿法律说事儿?因为主人是百姓,因为仆人是官员,因为身份特殊,因为没有选择,再恶的仆人就开除不了,再凶的暴力就没有后果,真不知道百姓这主人心里会窝囊到何种地步。
鲁迅曾说:中国人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这话倒是蛮准确,因为向来还没有看到官员将耳光打到上司的脸上,在百姓屁股上打板子倒是经常见。这种事儿今天有,明天还会有,只要老百姓还不能选择而只能被动接受送上门来的公仆服务,这种事儿就少不了,套用老百姓的一句俗语:送上门的没好货。大抵确是如此。
2013两会之官员对百姓凶狠是谁给的胆儿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