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比禽流感更可怕


 为应对H7N9流感病毒的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也紧急上市。新型禽流感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安全以及社会的公共安全,引发民众强烈关注。卫计委发表承诺,将会做到疫情公开透明,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今年恰逢非典十周年,很多人都在反思,包括政府和民间还有媒体。反思信息的管制方法,反思突发疾病的防控原则,反思媒体的报道方式,反思民间的组织能力……经过了这十年,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在应对类似突发性传染病方面都更为成熟了些。如这次应对H7N9疫情,官方就很及时,各地也很积极,无论是卫生部门的发言表态还是对防控工作的实际开展,都第一时间把谣言和病毒档在了民众身外。但也总有那些这样那样的小插曲,有些看起来甚至是很搞笑的,却被搬到了一个日常与科学打交道的卫生部门官员嘴里。

  回应是要积极和及时,但也不能盲动和胡来。日前,江苏省卫生厅就再次开出被网友所诟病的“万能板蓝根”来预防H7N9禽流感,甘肃厅则说按摩迎香穴可以预防禽流感。对于这些“神奇药方”,钟南山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便直言“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找到了预防药物,这也太快了”,钟南山说,作为一个权威的卫生行政部门,省级卫生厅对于疫情相关信息的发布应该非常非常慎重。至于板蓝根的“神奇疗效”,他用了一年的时间来验证,其试验结果是板蓝根在预防H1N1和H3N2等普通流感方面,确有一定作用,但能否抗H7N9病毒,目前还没不得而知。而且,有研究和案例表明,多服是有一定毒副作用的。

  非典给了我们一个教训,那我们是否就要把这个教训奉为金条?然后不折不扣地照搬执行?就如这次H7N9禽流感疫情部分地方卫生部门的防控回应,竟不顾科学验证与实际疗效就胡乱糊弄一番,又准备让民众去抢购、囤积板蓝根,组织市民去喝甘草汤?回应是需要第一时间,讲究黄金四小时原则,但也不应盲动。作为权威的政府卫生部门,应该以科学精神为原则,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发布病毒防控信息,对民众做预防引导,而非盲从,对盲动推波助澜,加剧民众心理的恐慌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以前怕引起民众恐慌所以隐瞒消息,现在又怕披露不及时所以胡乱发布。回应需要及时,但也不宜过度,过度照样会引起恐慌。在这方面,不仅是政府需要反思,包括媒体也是。特别是媒体平台作为政府信息发布的守门人,应该有着一定的良知和责任,不能一味的为了眼球效应而不顾社会公共利益。信息发布时,需主动进行议程设置,相关部门要充当一个“科学权威”的角色,而不是江湖里的庸医和骗子。

  十年来,政府在处置类似突发性传染病事件上有了明显进步,但我们的社会和民众似乎跟不上这种进步。官方一旦“进步”过了,民众就会盲动。抢板蓝根,囤积板蓝根,抢中药等等举动无不是盲动的结果,可事实研究都证明这些举措与对于防治病毒本身一点作用都没有,甚至还有不少的副作用。可为什么民众的心里防线变得如此脆弱,只要是把火就能把它点着,变成一群“乌合之众”,变得非理性,变得情绪化和低智商化,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追究其中,笔者认为是国进民退的后果,国家(政府)前进了,但民间没有跟上,反而倒退。社会的持续溃败造就了当前社会活力的缺失,遇到突发事件时社会的组织能力不存不在,民众只得依靠政府,而政府又并非是万能的,也有犯错误的时候,其惨痛的后果就在所难免。于是盐被抢了,板蓝根被卖脱销了,大蒜也没了,反正听风就是雨。

  鉴于此,一个开放社会的建立就尤为必要,它能激发社会的活力,调理社会自身的生存能力,活血化瘀。而开放社会耐以生存的条件就是公民社会的崛起,注重对公民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