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黄金市场很不平静。4月12日,国际黄金期货出现大跌,之后连续出现了几日暴跌。尤其是4月15日,国际金价跌幅高达9.3%,是1983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最后收于每盎司1361.10美元,为2011年2月以来的最低收盘价。
目前黄金市场呈现小幅上下震荡态势。首先需要提醒的是,目前黄金几乎没有工业化用途,除非发生激烈的社会震荡,黄金的基本属性是投资品,而且只有少数国家的政府,如美国,可以坐庄,这样黄金市场玩的零和游戏只要有人收益,就肯定有更多的人受损。
这样的市场一定有逼空行情,也一定有暴跌行情。逼空,尤其是长周期的逼空,就是为了营造大牛市氛围,就是为了在暴跌后会有很多人心甘情愿地给少数人(金融巨鳄顺利出货)买单。
而对于金价未来的走势,目前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有分析认为,黄金还不具备进入熊市的条件,理由是此轮金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场传闻塞浦路斯央行将抛售10吨黄金用于补窟窿,但还有更多央行出于对未来高通胀预期的担忧会不断增持黄金,数量可能是几千吨,对比差距较大。而各国购买黄金的原因是,高通胀仍然是全球经济长周期挥之不去的噩梦,唯有黄金才能保值。
还有观点认为,最近美联储少数人提出退出量化宽松(QE)是黄金暴跌的导火索。但目前伯南克仍然坚持只有失业率下降至6.5%,才会退出QE,而这一目标短期内非常难以实现。相反,有更多央行会进一步实施QE,比如欧洲央行,这样未来全球流动性泛滥是大概率事件,不能预期金价走熊。
还有人持更加激进的观点,他们认为,即使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黄金价格也要上涨,因为它意味着高通胀时代又要敲门了。届时,金价新一轮牛市将要出现。
笔者并不认同这些观点,本轮黄金暴跌的最大背景并不是美联储曾经商议了何时退出QE,更不是塞浦路斯要卖出区区10吨黄金,其背景是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长周期的“低通胀”“低增长”时代,这恰恰是美联储、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实行中长期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
“低通胀”大环境的出现,源于传统能源价格长期被爆炒的基本面已经改变,非常规能源的革命在更大范围内出现的预期已经出现,这将持续地压制传统能源价格。而一旦“能源枯竭论”破产,不仅常规能源将失去爆炒的背景,世界地缘政治风险也将极大地降低,由此黄金将失去最重要的战略储备意义。这样,未来各国央行将不会增加黄金储备,反而会减少。
而“低增长”背景主要与新兴经济体减速有关。目前,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已经启动,未来房地产投资将锐减,这对弱复苏的全球经济将是一大考验。而欧元区经济尚未从债务危机的泥潭中走出来,2013年很难实现正增长。日本情况稍好,但要实现GDP增长1.5%已属不易。美国经济的前景更加光明一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美国2013年经济增长1.9%,但美国产业结构处于调整期,制造业的回流还需要时间。由此可见,全球经济低增长预期已经形成。
只要全球经济低通胀、低增长的预期不改变,黄金就不可能出现大牛市。
而在“低通胀”“低增长”的大背景下,黄金价格暴跌还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技术面早已疲惫不堪。
2012年美联储放出QE3后,金价没有突破1800美元时,其实市场已经发出了强烈的调整信号。但市场主力却借助这个题材(包括后来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试图让更多的人接盘。结果本轮黄金下跌的时间点,恰恰发生在日本央行宣布14000亿美元的超宽松措施之后。而去年3月,黄金跌破每盎司1650美元时,熊市信号已经发出,很多人仍然被黄金超级大牛市的预期所绑架,不断地抢反弹,结果上了主力的当。
二是全球投资品市场重心将转移。
未来流动性资本攻击的主要目标,将是与实体经济(复苏)关联度更大的股市,而非纯粹虚拟化的黄金。本轮黄金暴跌,虽然也引发了大宗商品和股市的下跌,但性质完全不同。黄金暴跌是熊市的开始,其他投资品市场尤其是股市的下跌,只是正常的市场调整。黄金带动股市调整,恰是全球主力基金调仓的时机,市场的炒作对象指向了股市。
黄金市场玩的就是零和游戏
评论
编辑推荐
2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