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的拦路虎关键在于学术不倡


中国教育改革的拦路虎关键在于学术不倡

 

甘明

 

虎年驱“虎”,虎年降“虎”。为中国目前计,调整教育文明改革思路是关键性的战略抉择,是决定国家文明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然而旨在提高教育文明改革认识质量的理论研究活动则是重点和难点工程,中国能否夺取教育文明改革的制高点?就要看这两项相互支撑的努力内容能否得到具体落实了。理论上讲,调整教育文明改革新思路得由创新的教育理论支撑,而提高教育文明改革认识的理论研究活动质量则是最为费工的事情,贯穿教育文明改革工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提高教育文明改革认识的问题。没有高质量的认知与思想,何有高水平的行动与效果?!从这个角度看,蹲在教育文明改革前面的头一只“拦路虎”就是学术不倡,尤其是教育理论境域的学术不倡。不要小看了“过分拿来主义”的“抄书匠”们的恶劣影响,因职称泡沫需要而能让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成精,因为泡沫职称可以让滥竽不再充数,而是能让南郭后生们以0的角色装腔作势地顶了小数点前的数位。一个国家如果有太多的零点几几式的学术水平能争锋世界文明吗?!一个国家仅靠零点几几式的教育理论认知与思考能支持多大范围和多深层面的教育文明改革?!教育文明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就是要附带解决学术不倡的匮乏创新人才的难题,教育文明改革的理论认知工程能在学术不倡的准愚昧条件中正常展开吗?一旦被太多的“抄书匠式”的“教育理论家”们占了小数点前的数位,国家还能指望旨在提高教育改革认识质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得到什么具体落实吗?!滥竽不再充数的成了精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吓人得狠,害死你国家文明的美好前途不负一丁点责任,因为都是老教育理论说的或经典教育理论说的,他她们不过是个经验知识二传手的0点几几式的存在而已,你能要他她们负什么历史责任?!所以,教育文明改革的第一役就是要和学术不倡交手,如果说国家没有智慧和能力把成了精的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轰开,让出路来,中国的教育文明改革的一切工作也就难以正式开始。

用数哲学视角看,现在是1,过去是0。只有现在1占先过去0居后,其数才能实而大;如果说把过去0占了先而让现在1居成后,其数当然只能是零点几几的结果。换一种话语来说:现实性认知是1,经验知识是0。当现实性认知1占了前位经验知识0居于后位的时候,你我他她的意识质量会是个什么情况呢?一旦反了过来,现实性认知1居了后而让经验知识0反占了先,你我他她的意识质量又会是个什么情况?我们在根本上并没有说经验知识不重要,关键的问题是把经验知识置于什么数位!什么是对经验知识的尊重?只有把经验知识0置于现实性认知1后才是真正对经验知识的尊重!一旦把经验知识0置于现实性认知1前面,就会具体搞成貌似智慧实则愚蠢的结果,嚼满口教条干筋借前人威风显摆后人架子有什么用?再怎么弄也是零点几几式的东西。所以,轰开学术不倡的“拦路虎”可以考虑从这里下手,转变你我他她的10学风应该就是这么简单易行的事情,只要大家能把意识中的现实性认知1和经验知识0的位置放正确,你我他她就能主动于经验知识0而不是被动于经验知识0,你我他她就可以简单易行地从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困局中解脱出来。反对学术不倡的话语不能是只对别人说的,关键还得从你我他她自我做起,面对现实创新1的认知再继承过去0的知识,大家困局于经验知识0的圈子的愚笨状况自然会得到根本转变。在中国目前“匮乏”创新人才的表象中,其根本原因就是你我他她意识构成中的现实性认知1和经验知识0的相互关系不当的问题,你我他她不妨转变一下意识中10的位置试上一试,或许而今眼目前的中国职称泡沫的无奈也就能在大家真才实学的具体努力中得以渐次消退或消散……

是的,在经验知识0的圈子里最好讲意识“看齐”,这恐怕就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易行其道的具体原因。反正都是在经验知识0的圈子里安身立命,盲目性“看齐”就可以成为大家简单易行的身不由己的事情。拿这种经验知识0的圈子用于特别文化的保守继承可以,一旦用于具体文明的创新发展就会成为不能取胜的大问题!靠0点几几式的文明意识能力能做成个什么?小则能造成个书呆子结果,中则能造成国家弱不禁风,大则能造成整个民族陷入落后愚笨境地(中华文明以往的历史经验教训还不够深刻吗?)……然而,当人本构成中的个体人、群体人、全体人解放了思想突破了经验知识0的圈子以后,对现实性认知1的普遍拥有会是个简单文明存在的好事情吗?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可以说比在0的圈子里更多的“麻烦事”才刚刚开始,对于人人都以为自1有理的原生态“创新文明”局面应该怎么办?这是个需要未雨绸缪的大事情!新问题需要新办法才能新解决,如果说没有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刚冒出来的大家都以为自1有理的“创新文明”局面又会立马退缩回到保守型的0圈子里去。解决新问题的新办法在哪里呢?新兴不久的应用伦理学中所含有的“交流、共识、相约”机制可以提供智慧参考!在倡导创新意识的现实性认知1的情况下,文明解放个体性自1的“都以为是”就成了全新的社会文明的必要工程!怎么个文明解放?大家都有的个体自1意识需要有个公正文明的交流、共识、相约的平台,持个体性自1的每个人都需要在文明程式的交流、共识、相约中安定自己,安定自己的认知、思想和行动,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文明支撑,从而实现人本文明构成中的个体人、群体人、全体人的相互文明支撑。应用伦理学的“交流、共识、相约”机制是人本文明突破0的意识圈子走进1的意识世界的根本保障,社会文明在没有建立健全公正文明的“交流、共识、相约”的保障机制下,社会文明在没有能让公民普遍文明持有自1意识的情况下,所谓的“民主”和“人权”之类都有可能是一些文明质量不高的空话,作为“应用伦理学”最先发源的美国那一端,其人本文明伦理已经向“交流、共识、相约”的高层境域进步了吗?或许还是在什么“后哲学”里绕意识圈子?……如果有可能的话,中国在谋求创新强国的过程中,中国将智慧创新出“马克思主义的应用伦理学”,用以智慧解决中国目前学术不倡的拦路虎的问题,中国这一端的人本教育文明改革可是就要在具体展开“交流、共识、相约”的人本伦理工程中实实在在地雄起了!(但愿这一切不是我甘明的一厢情愿……)

潘世东转载于甘明《人本教育文明新探》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