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南区应该具备怎样的发展思维


 最近,北京市社科院一项研究表明,包括石景山、丰台、大兴、房山、门头沟在内的西南五区,面积占北京市的近三分之一,人口占四分之一,但2007年五区GDP总量只占北京市的八分之一,财政收入只占北京市的十六分之一.
  
   北京市的西南是北京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与根祖,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琉璃河的商周遗址,妙峰山的潭柘寺,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等等这些都是可以解释北京的文化积淀的物质文化遗存,说明京西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源远流长.改革开放三十年了,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同京东北郊区经济发展比较,显现落后.第一产业仍是这一地区的主要产业,工业发展步伐缓慢,第三产业就业人口较少;本地农业富余人口多劳务输出到北京其他地区.北京地区的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随着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逐年减少,特别是城市人口虽然逐年增多但对农产品的消费大多建立在全国采购的基础上,对本地农业的依存度逐年降低,这样就使农业经济比重较高的西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应对策略:第一,对于传统优势的农业:要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机制,大力推进科技化,发展绿色农业,树立市场供需意识,成立村民参与的现代企业,生产北京城区人口需要的绿色农产品,创立品牌赢得口碑.第二,对于工业建设:利用京西南地区房地产价格优势与劳动力充足,面向全国及海外招商引资;发展内需型工业,研究农村市场,生产居民群众买的起用的久的工业产品;交通建设加大财政投入,让京西南的交通成为一体,缩短同北京城区的距离与时间成本;适度发展京西南建筑住宅业,利用价格优势吸引北京城区及全国各地居民安家落户京西南.第三,对于商业与服务业:开发建设现代物流服务,在广大农村建设适应农村居民需求的物美价廉的现代化服务的超市与商业点;发展京西南旅游业,以根祖文化游、绿色农业观光游、农家乐体验游等为特色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与宣传京西南实力.第四,创建服务型政府,本着政府为经济服务,以人为本,及时调研,提供有益于人民提高经济收入的新情报新政策
  .
   北京西南区域经济要以激活本区域人民的经济创造力为出发点,最终落实到本区域经济的大幅提升,为本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北京经济总量的跃进做出应有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