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信建投经济咨询
摘要:中信建投经济咨询能源行业研究员翟坤认为,短期来看,由于煤炭企业下调价格、煤炭进口到港、临近年末企业季节性淡季、资金面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价格后市难寻支撑,继续回落可能性较大。长期而言,由于经济下行、下游终端需求减弱、清洁能源发展替代煤炭消费、煤炭产能仍在持续扩张等原因,煤炭行业前景较差,煤炭期货的大跌对行业长期行情也将造成重要打压。
2014年1月2日,以神华和中煤为首的煤企下调新一期煤价。神华销售集团公司公布2014年1月份各热值煤种的指导价格,规定发热值为5500大卡的神混1号长协月度价格和现货挂牌价均为614元/吨,较上一期下调17元/吨;神混5000的价格则为575元/吨,下调40元/吨,而下调幅度最大的则是发热值为4500大卡的神混 4号,达到70元/吨。
神华和中煤是煤炭市场的风向标,两大煤企下调煤价,意味着煤价短期的上涨行情基本结束。中信建投经济咨询能源行业研究员翟坤认为,该次煤炭价格的下调,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冬储”行情结束。临近冬季,北方煤炭供热需求大幅增加,对前期煤价上涨形成重要支撑。而现在冬季临近尾期,购煤需求大幅降低,对煤炭价格造成极大的打压。二是临近春节,工业用电减少。目前,煤炭下游用户多准备停产放假,开工率日益降低,造成煤炭需求季节性低迷,对煤价支撑作用大幅减弱。三是进口煤集中到港,供给压力增大。2013年9月中下旬预订的进口煤,2014年1月初将集中到港,目前电厂采购国内煤的节奏明显放缓。四是资金压力增加,企业急于出货。前期延续三个月的涨势将煤价推至高点,需求低迷下,目前煤炭市场有价无市局面严重。由于临近年底,企业急需回笼资金,多倾向采取降价促销售的策略。
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价格下跌、企业亏损面扩大、运行困难加大等问题突出。中信建投经济咨询发布的《2013-2015中国煤炭行业投资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指出,2013年前10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8.8%,亏损企业亏损额405.54亿元,同比增长了80.70%,占全国亏损企业亏损额的 7.8%。10月末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63.05%,同比上升2.9%;大型企业资产负债率66.59%,同比上升1.92%,有的企业超过 77%,企业偿债能力下降,经营风险增大。
翟坤认为,短期来看,由于煤炭企业下调价格、煤炭进口到港、临近年末企业季节性淡季、资金面紧张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价格后市难寻支撑,继续回落可能性较大。长期而言,由于经济下行、下游终端需求减弱、清洁能源发展替代煤炭消费、煤炭产能仍在持续扩张等原因,煤炭行业前景较差,煤炭期货的大跌对行业长期行情也将造成重要打压。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要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国家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将给煤炭行业的发展带来最为沉重的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