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为何删掉了“促改革”


  大家也许并没有注意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这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做出的最高决策,到了具体执行的技术官僚那里,却悄悄地变了样。

  如前所述,2013年7月3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正式确立了上述九字方针。当晚,发改委一位高级负责人接受媒体专访。在这位发改委高官的口中,“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九字方针变成了另外一种九字方针:“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

  如果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方针与发改委提出的“稳增长、防风险、调结构”放在一起作个比较,能够很容易地发现,在“稳增长”的前提下,“防风险”悄然登堂入室,占据了原来由“调结构”所占据的二号位置,而“调结构”则退居末位。在这么一种框架里,原先就居于末位的“促改革”顺乎自然地被抽掉了。

  也许你会认为我是在玩文字游戏。然而你不认为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刚刚结束,九字方针所发生的上述微妙变化确实会让人产生如此解读和联想吗?

  其实,两种九字方针的版本都没有错。中央谈的是战略;而发改委作为具体执行单位,谈的却是策略,是技术,因此“促改革”不是他们所能掌控的范围,而“防风险”却是他们的主要工作。换言之,在发改委的工作考核里,没有“改革”这一条;而“防风险”却是他们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衡量标准。

  从更大范围上讲,在近年关于中国改革的议论中,发改委本身就是受到多重质疑的一个部门,其“超级大部”的身份和地位恰恰是今天中国各级政府职能转型不到位的具体体现。因此,由这么一个“超级大部”来“促改革”,无疑有点天方夜谭;由他们作为执行部门来“防风险”,倒是切切实实可以做到或值得期待的。

  问题是:未来中国经济“稳增长”的重任依然要由发改委这一“超级大部”来承担或协调。因此,“促改革”被抽掉也就顺理成章了。

  经济学家许小年太过天真,还幻想由“促改革”来统领“调结构”和“稳增长”,殊不知他的对手早已把“促改革”悄悄抽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