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和瑞典的能源发展纪实


 要说清洁能源和低碳经济,巴西走在了世界最前面。当奥巴马提出美国向清洁能源经济转型时,他的邻居巴西已具规模了。

  上世纪初叶,巴西因为穷,买不起美国石油,一直没有忘记酒精燃料。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与糖价下跌沉重地打击了巴西经济,巴西政府启动了“全国实施发展燃料乙醇生产计划”,号召并以法律形式在全国强制推行使用添加乙醇的“爱国汽油”。 现全国已有480家乙醇生产厂,乙醇产量由1975年的30万吨发展到2008年的1900万吨,联产的生物质发电由1800兆瓦增加到14400兆瓦,现又开始联产乙烯和聚羟基丁酸酯、聚乳酸前体乳酸等十数种能替代石油基的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目前甘蔗乙醇的生产成本相当于石油50美元/桶。
  2008年“国际生物燃料大会” 在巴西召开,巴西全国公民协会主席Dilma Rossef女士在致辞中说:“巴西的经济是建立在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的,目前全国以生物乙醇替代了50%的汽油,生物柴油替代了3%的化石柴油,这一比例正在快速提高。2003年启动的灵活燃料汽车(FFVs)市场,已有700多万辆,汽车销售中90%以上是FFVs汽车。巴西的甘蔗乙醇能效非常高,每公顷甘蔗可产6000升乙醇,化石能源投入产出比达1:8以上。”
  巴西甘蔗乙醇生产集中于东南部地区,在建成10大甘蔗乙醇生产基地的同时,全国建成了公路、铁路、水路和出海港口的物流网以及储存配送设施,包括7万多家原料生产供应商,386家乙醇加工厂,261家经销商(配送),618家零售经销托运商,3.5万个销售站,以及FFVs汽车销售服务的从蔗田到车轮的完整生产销售系统。2007年总统卢拉签署了连接 Goias 和圣保罗地区输往大西洋海岸的乙醇管道建设计划,全长 1150 公里,年输送能力 80 亿公升,斥资 7 亿美元,主要用于乙醇出口日本。2005年,巴西出口乙醇200万吨,占全球乙醇交易量的53%,现每年出口瑞士10万吨无水酒精,出口印度10-15套酒精生产成套设备,为委内瑞拉等10个拉美和非洲国家承建了16个酒精蒸馏厂并提供全套生产设备。2004年世界首架使用乙醇燃料的飞机在巴西试飞成功,现有1.2万架小型及农用飞机使用乙醇燃料,公里成本较汽油降低四成。
  甘蔗乙醇已成为带动农业、糖、乙醇、电力、机械制造、化工、汽车、交通、市政建设等13种行业的一项国家支柱产业。据巴西最新资料,每100万吨甘蔗可生产6.34万吨乙醇,带动相关产业创造产值1.73亿美元、经济增加值8550万美元和提供5681个就业岗位。乙醇汽油及相关产业总产值已达到巴西国民生产总值的8%,超过了信息技术产业。甘蔗乙醇是个投资少和提供就业岗位多的产业,石油工业每提供1个工作岗位,乙醇产业可提供152个;每提供一个工作岗位,乙醇产业的投资额1.1万美元,而消费品、汽车、冶金和石油化工分别是4.4、9.1、14.5和22.0万美元。
  铁树终于在巴西开花了。
  大西洋彼岸的瑞典是又一优秀案例。1970年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占77%,2003年下降到32%,生物质供热发电1030亿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6.5%,占供热能源消费总量的68.5%。生物质的工业用途512亿度,是石油(224亿度)和煤炭(166亿度)的1-3倍。上世纪80年代对9种燃料车进行十多年试验后,选择了沼气和乙醇两种燃料。2007年有沼气驱动车1.5万辆,加气站布网满全国,预计2040年前后,全国天然气将全部由沼气替代。在2006年“世界生物质能源大会”上,瑞典总理佩尔松宣布:“生物能源已能满足目前瑞典25%的能源需求,替代石油的生物能源生产已成为瑞典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创造越来越多的就业和商业机会。2020年瑞典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依赖石油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