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两村宛如两个时空谁之过?
------北京大石窝镇的郑家磨村与河北涞水县石亭镇蘧家磨村相邻两村境况的感慨!
汪华斌
现在我们的领导总爱说发展与交通紧密相连的,所以到处是通路、通水、通电的政府工程;然而最近记者披露的北京大石窝镇的郑家磨村与河北涞水县石亭镇蘧家磨村两村的境况,那可真的是天上人间两重天。更不可思议的这两个村是相邻的两个村,因为中间只有一条公路隔开就是两个时空。这不是交通的问题,因为这两个村仅仅因为行政隶属不同而造成两个时空。因为北京大石窝镇的郑家磨村的行政管辖属于北京,而河北涞水县石亭镇蘧家磨村的行政管辖属于河北省;所以这相邻的两个村就呈现出两个时空的境况。
我们看到这是一个从北京的东三环驱车向西只有2个小时车程的地方,因为这里相邻的两个村子竟然宛如两个时空。这里两个村庄的一个村子有186户人,另一个村子有183户人;两个村的分界线是一条乡间路。这条路也是界路,路东侧是北京市房山区;西边则是河北省涞水县。然而从马路的两边看去,这两个相邻村子的村容村貌却宛如两个时空。
因为隶属北京的郑家磨村口,一块LED屏幕上滚动播放着“郑家磨村欢迎您”的红色字体;村外种植着成片的林木。村里的柏油马路最近重新铺过,每天还有人清扫;因此平整而干净。主干道两侧数百米长的汉白玉栏杆,令人赏心悦目。据说这里的汉白玉栏杆每米的成本就要600元,仅此也可以看出郑家磨村的富裕程度。然而相邻的蘧家磨村却是涞水县的贫困村,临街的外墙统一刷成明黄色;墙上还写上“共享扶贫成果”等标语。
为何同蘧家磨村仅一路之隔的郑家磨村这么富裕,并不是这里有矿山和企业;而郑家磨村的富裕一方面得益于前几年的北京新农村建设以及惠农政策,还有就是近几年村里赶上平原造林、京石二高速修路等多项大工程占用村里土地;用于占地补偿的钱一下子多了起来。例如平原造林占用了290亩农民的土地,政府按每亩每年1500元的标准补偿给农民;并保证30年政策不变。相比之下,以山楂为主业的蘧家磨村却没有这么幸运;随着山楂产量过剩,价格暴跌;蘧家磨村回归贫困村的行列。村里竟然还是土路和土坯房,全村186户有170户人均收入在贫困线以下。
首先是北京的农村养老金是河北的近7倍,所以郑家磨村的村民养老金就自然比蘧家磨村的村民高;如蘧家磨村的村民只有60岁以上的农民才有养老金,而且每月只有55元;而郑家磨村的村民却是男的60岁以上、女的55岁以上就都有养老金,而且是每月350元。再加上土地补贴的差距,自然这两个相邻的村子就宛如两个时空了;因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房山区的村级建设提供人、财、物全方位支持;而涞水县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只能依靠村集体收入和村民自筹。如同样是村道改造而房山区村四级公路每公里补助40万元,而涞水县每公里仅补助10万元。此外在农村安全饮水上,房山区由财政全额负担;而涞水县是国家、省补每人400元。即使是水土保持上,房山区每平方公里75万元;涞水县25万元。至于农业补贴政策上,房山区农民享受国家种粮补贴每亩220元;良种补贴每亩100元。涞水享受国家种粮补贴每亩57元,良种补贴每亩10元。就是同样是新农合,房山区农民2010年每人每月财政补助470元;最高报销达到18万元。而涞水县每人每年财政补助140元,最高报销4万元。
为什么同样是相邻的两个村子的农民,仅仅因为行政管辖不同而待遇大相径庭;这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的体制原因,因为这两个村子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仅仅就是因为管辖权的不同而待遇大相径庭。这就是我们社会改革带来的变化,体制是人的第一身份标识;这也是我们社会的价值观不是因为本人的能力与创造力,而是取决于自己的隶属关系。如我们看到我们现在同样是退休干部,政府官员的退休费就是国企职工的几倍;而国企职工退休金又比民营或私营企业退休人员高,这就是改革造成的特殊身份;这也是现在老百姓最不服气的地方。因为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仅仅因为所属行政关系不同竟然待遇大相径庭;这也是这相邻两个村子竟然宛如两个时空的原因。不是因为自己的知识或勤劳的原因,而仅仅就因为行政管辖权的不同竟然得到大相径庭的待遇;这能叫中国人心理平衡吗?我们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取消一些不公平的特权;谁知我们社会的改革竟然是重新造就不公平的特权,这就是我们这两个相邻两个村子竟然宛如两个时空的原因。这肯定不是老百姓的错,这究竟是谁的错;这恐怕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话题。
为什么现在的中国人相互都不服气,就因为任何人的收入与待遇都不是本人的原因;而是单位与身份的关系。也就是说同样的人进了不同的单位,最后的收入和待遇就可能是天上地下;这也是现在的中国人不是依靠知识与勤劳改变自己,而是通过关系来改变自己的单位与身份;因为体制的差别就是一个两个时空的差距,这就是今天中国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