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石川:驻韩大使释放金正恩访华信号啥用意


    国内的多种声音的出现,似乎本身就是对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访华的一种期待。虽然表达的方式是多样的,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更多的人认为朝鲜的“世袭制”,将金正恩这一个嘴上没毛的年轻人推上最高领导者岗位的不信任。再者朝鲜的“封国政策”,让世人无法真实地了解朝鲜,这也导致了人们急于想了解朝鲜的目的无法达到,显现出另一种气急败坏。再加上韩国舆论与世界媒体的推波助澜,更令金正恩访华陷入另一种尴尬与焦虑当中。

 

而此次中国驻国驻华大使邱国洪,释出:“我认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可能会对中国进行一次访问”,在中国媒体与民间的发酵,引发国际舆论的猜测,令诸多专家对此产生浓厚兴趣,就不让人感到奇怪了。至于邱大使作出上出说法,是否意味督促金正恩办事要悠着点,不要过于冒进等,需要进一步观察。

 

观察新闻,邱大使说的是,他个人认为,可能金正恩要对中国进一次访问,至于什么时候成行,却是未知数。谁也拿捏不准具体时间。即现在下结论实现金正恩访华还为时过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同一天拒绝对访问的筹备情况发表评论。他只是强调,朝鲜和中国是友好邻邦,保持着各层次互动。

 

透析朝鲜政局,金正恩是2011年底开始担任朝鲜党和军队最高职位的。目前他的集团制基本完成,金正恩清除先前政治高层中一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朝鲜国防委员会副委员长张成泽就是这方面的一个最好例证。

 

过去坊间有一种推测,更多的人认为,中国不急于准备举行中朝两国领导人见面,是因为要等到金氏政权交接的完成。但出人意外的是,近两三年来,中朝领导人却没能实现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会晤,直到朝鲜建国66年大庆,这才看到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国国家领导人向朝鲜发去贺电。仅仅也只是贺电。

 

新华社等媒体在报道中国领导人发往朝鲜的贺电时,强调朝鲜人民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的成就。但细心人观察到,贺电中没有提到在以往类似的贺电中总要提到的朝鲜前任领导人金日成和金正日。

 

中国领导人如此举动代表啥?是对金正恩政权上台以来,时不时地向外界炫耀武力的不满,包括发射导弹和准备新的核武试验。还是并没有吃透位朝鲜年轻人领导的朝鲜未来的走向呢?这些都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与之相较,中韩1992年建交以来,中韩两国不但领导人互动不断,且经济合作也水涨船高,贸易额更是不断攀升。不仅此,今年中国最高领导人还首次不是把朝鲜而是把韩国作为自己的朝鲜半岛的首个出访地。

 

以上现象表明了什么,外界分析,中国是借此向平壤释放一个信号,中国将不再首先出于一些意识形态上的考量,而是从自己在确保东北亚安全方面的战略利益考虑。除去战略考量,另外一层也表明,中国外交更加务实,也就是说实用主义大于了过去口头上的中朝“鲜血凝成的友谊”模式。朝鲜国的经济老是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并不能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任何好处。只不过,中国为了自身的战略考虑,并不愿意明面上让朝鲜过于难堪,即使其在经济是一无是处,但中国依然需要朝鲜,首先是让其发挥政治上的缓冲作用。

 

更多观察者注意到,邱国洪此番讲话中使用的“我认为”和“可能会”说明,暂时金正恩的访华更像是一个假设,而不是某种确定的东西。中国不希望自己同韩国达成的那种政治共识毁于一旦。所以,很有可能只有当平壤在改善对韩关系以及朝鲜半岛非核化方面做出迈出实质性步骤之后,金正恩才能获得访华邀请。在朝鲜声宣称有权进行核试验以及打算重启宁边核反应堆的背景下,金正恩访华的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如此看来,习近平、李克强等中国最高层领导人此间向朝鲜发去国庆66周年贺词时,改变以往作法,就更具深意了。(文/梁石川)

梁石川:     梁石川: 苏贾汪地税局因何事“欺骗”中纪委

 

梁石川:     梁石川:江苏这法院叫板最高院背后啥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