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运营:选人授权与亲力亲为的矛盾(10月11日)
关键词:企业 运营管理 授权 执行
不管是创业道路上还是职场打拼中,有一条铁律:假如你对于所提出的方案,你亲力亲为并有能力掌控局面,那么就是有价值的,相反假如你把方案执行寄托在别人身上,指望别人把你的创意实现,那么十有八九都会变味并以失败告终。
在企业运营管理实操之中,“你能否操作”成为判断一切的终极标准,如果你自己不能搞定,那么还是闭上嘴巴,不要指手画脚的了。假如把创意当成创业者的“孩子”,那么自己生的孩子由自己抚养是正常的,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保姆身上,这也是符合常理的。
在工作里,在生活中,你可以指望的是谁?
客观事实是:能力再强的人进入企业都未必会成为优秀员工;在企业供职的员工再优秀,都未必会为职责尽其100%的努力;职业经理人再优秀,本质都是“外人(过客)”都不大可能被当成是股东;股东再敬业、胸怀再宽阔,都不可能激励每个员工发挥潜力。
其实你谁都指望不上。一方的诚心,所面对的都是员工离职或者裁员的决绝。不管是否能满足对方的欲望,下属总是会有充足的理由消极怠工,即使不能为其怠工行为找到借口,你都无法对其提出指责。
当你发现谁都指望不上的时候,能指望的也就只有自己了。当你感觉自己所依托的资源最终都成为自己的负担,当你感觉自己的资产都变成了拖累,你只有亲力亲为才能支撑整个平台不至于倒掉。你又如何能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可控的节奏呢?
在绩效之中,职位是一回事,角色感是另一回事;所赋予的期待是一回事,自身的意愿与意识是另一回事;从所取得的结果看,所拥有的能力是一回事,内心的意愿与能动性是另一回事;决定你的生存状况的,自身的客观条件是一回事,微妙的命运是另一回事。
我们不能把一切结果都归因于看不见的、自己所不能掌控的微妙因素,只有在尽人力的基础之上的听天命,才可以让自己心安理得,关键是你是否真的做到了尽人力。
除非你可以做执行,否则就只有做配角。
偏偏绝大部分创业的人,都拥有“工作狂”的特色,以主人的角色自居,而不放心别人去做,不甘心自己沦落到配角的位置。即使已经聘请职业经理人,或者高薪挖到空降兵,都舍不得放权,甚至在退休之后都舍不得退居二线,那句颇具有励志效果的话“战士的终点是墓地”,成为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突破的瓶颈。
工作狂是优点,但换个角度辩证地看,也就成了缺点,特别是在公司内部拥有绝对权威,成为机构里的灵魂与精神偶像之后,就更是会成为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与障碍。
在创始人舍不得放权的情况下,任何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都会感觉自己是闲子。在这样的时候,创业者能否为自己找到本职工作之外的事情,分散关注的焦点,就成为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核心要素了。
人是需要甘当配角的。甘当配角,让别人享受媒体追逐、客户敬仰、这个要做到并不难,只需要你比别人多一些付出,少一些索取,多一些承受,少一些抱怨。
其实不去做执行,还有很多可以做的,比如做经纪人包装潜在明星,做商家推广产品,做教育培训以及顾问幕僚,做平台展示别人的风采,退居幕后把舞台留给别人。
贾春宝
2015年10月11日星期日
电话:13301122671,(010)8958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