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监狱里找“面子”缘何荒谬?


 贪官监狱里找“面子”缘何荒谬?

贪官们的监狱生活是什么样的?媒体在广东省阳江监狱走访发现,一些职务犯被收押后,虽然身份变了,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依然存在。一些服刑人员最不愿听到“贪官”这一称号,喜欢其他罪犯称呼他们入狱前的头衔;渴望得到狱警的尊重和监狱领导的关照,希望能给他们面子。(122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虽然穿上囚服,还念念不忘已被褪去色彩的“官袍”;虽然锒铛入狱,还禀性难移地指使曾经的下属干这干那;虽然沦为罪犯,还妄想得到特殊的“关照”、希望活得很有“面子”, 这一系列的荒诞背后,折射的既是人性的悲哀,更是人格的裂变。

曾几何时,这些职务犯们手握大权,高高在上,优越感极强。他们要么出行有人陪、手包有人提、车门有人开、口杯有人递,要么政治待遇高、社会名声大、人际关系广、“官本位”思想重。也正是在这种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的价值取向中,他们逐渐形成了“万般皆下品,惟有做官高”的畸形心理,并把这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惯性般地带进了监狱,把“唯我独尊”的特权思想再次以滑稽的方式展现给了世人。

有人说,“落马官员思想的改造是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笔者认为甚是。试想,从心无旁骛干事业到身败名裂阶下囚,几乎每一个贪官都经历了一个思想裂变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几乎都懂得“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道理,却又为何非要等到身陷牢笼之后,才后悔不已,才想起他们已经丢失的“尊严”和“面子”呢?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 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山自重,不失其威峻;海自重,不失其雄浑;人自重,不失其尊严。不自律、不自重,哪来人格和尊严?正所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作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干部,要想有尊严、有面子地活着,就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人民的嘱托,时刻以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益为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始终做一名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爱戴的领导干部。

一身正气,方能头顶天、脚立地;一尘不染,方能有尊严、有面子。但愿更多的领导干部能从阳江监狱职务犯们的荒诞闹剧中,读出更多的警示与感喟,踏踏实实做个“好官”。

(李吉明20151224日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