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跋涉(1):为什么去西藏?


 万里跋涉(1:

为什么去西藏?

这次长途跋涉,历程约10000公里,历时31天。77日从武汉出发,经郑州、西安、兰州、西宁、拉萨(西藏)、日喀则、林芝、波密、墨脱、八宿、左贡、芒康、德钦(云南)、香格里拉、丽江、大理、巍山、昆明、泸西、弥勒、凯里(贵州)、西江、镇远,87日回到武汉。

此次旅行的主题是西藏。西藏之行,于我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此生一定要去一次西藏,这是进入中年之后仅存的豪情壮志。这一想法的萌生,感觉有些悲壮。我对自己的身体不是很有信心,我对自己的生命也不是很有把握,于是去西藏被设想为生命意义的完成形式。随着年岁增大,尽早完成西藏之行的愿望越来越强烈。每一个暑假都在做计划,每一个计划又都因为种种原因而放弃。这个夏天,终于可以成行。

去西藏的理由可以有很多,雪山和荒原,冰川和森林,寺庙和喇嘛,牦牛和羚羊,藏药和天珠,……这些都可以成为理由。将西藏作为人生的理想,作为生存的意义体现,似乎有些飘渺。实际上,在准备阶段以及行程之中,我一直在问自己——为什么去西藏?为什么将一次旅行赋予如此神圣的意义?如果说,全国各地我都去过,西藏是仅存还值得去的地方;如果说,去西藏可以增加我的人生阅历,就像我曾经去过丽江和海南一样;如果说,西藏有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光,西藏之行将拓展我的眼界,开阔我的心胸;如果说,我的朋友都去过西藏,不去西藏被认为是落伍和OUT;如果说,去一趟西藏,可以使我的收藏更加丰富,可以使我的形象更加酷毙和神秘;……所有这些说法都可以成为一种说法,但这些说法就像我问丹增——大昭寺广场那些磕长头的人们究竟所为何来时——他的回答:为了锻炼身体。

我有着强烈的去西藏的冲动,但所为何来却难以言表。我会莫名其妙为一段有关西藏的视屏而兴奋,会神使鬼差地为一首有关西藏的歌曲而流泪。有时候,会魔怔般想象西藏,并在这种想象中喜悦和满足。想象中,在西藏,每一座雪山都伫立着歌手,每一条河流都流淌着歌曲;想象中,在西藏,每一座神山都有一座寺庙,每一座寺庙都有一位仓央嘉措;想象中,在那一片神奇的土地上,有着一个神圣的民族,他们共享着一种神秘的文化,他们恬静、自然、纯洁、虔诚;想象中,在失去理想的世界里只有他们还保持着理想,在信仰沦丧的社会中,只有他们还坚守着信仰;想象中,那里的天空是蓝色的,云彩是白色,空气是纯净的;想象中,那里的人们因为对神的敬畏而保持着卑微和纯洁,因为内心的宽阔而对人保持友善与平和……

在这样的想象中,感觉自己就来自那个世界,感觉自己终将回到那个世界。这样说,去西藏就是回家了,回家还需要理由吗?郑钧写那首歌——回到拉萨——的时候,他还没有去过西藏。这样说也许不会有错——每一个向往西藏的人,都把西藏当成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