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命的表达


 

寻找生命的表达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14日07:28 作者:陈春水

  ——辽宁曹秀论

  陈勇

  曹秀,男,笔名叶愉,1956年6月生于辽宁省开原市,当过知青,军人,机关干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现为辽宁省开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连续十几年专心致志写小小说,写出千余篇小小说,出版著作30部,其中有5部小小说集,入选各种文集近百篇,获奖多次。曹秀的小小说有一种思想,一种追求,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独特的艺术视野 鲜活的人物形象

  曹秀的小小说是典型的走情节,每一篇都有显而易见的艺术特性,他是带着独特眼光看世界。比如他曾获奖的小小说《新兵》,这是写一个刚参加队伍第一天的战士,当时条件贫苦,部队没有及时给他发军帽,看着其他战友都有军帽,他就缠着连长要军帽,他担心自己牺牲时没有军帽,被连长斥责。谁知他果然牺牲了,他是扶着树站立着,直到连长为他授军帽后他才倒下。小说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朝前发展着,可以说故事感人,人物感人。这篇小说原来是一等奖,后来因为作者说了在内部报刊上发表过,于是得了二等奖。然而这篇小说的艺术特点让人感动,先后有十几家报刊转载过,仅稿费就超出一千多元,这在当时是少见的。

  也许曹秀在机关工作和生活过,他对机关事务了如指掌,写出很多有关局长系列的小说。比如《谈话》《紫金砚》《误告》《录证》等系列小小说,都有各式各样艺术特点,由此可见,他的视野独特,故事具有可读性,因此,不论是编辑还是读者都有人喜欢。曾经有一年,他连续在《中山日报》发表十几篇小小说,这在当时也是少见的。是编辑提纲挈领给曹秀一个个机会,也是曹秀刻苦努力朝目标一次次迈进,因此当有人征稿小小说集出版时,他有幸参与其中,获取一次次出版的机会。此外,曹秀创作的《县长上山》《市长治穷》《岳飞告状》《李白投稿》《杜甫打官司》等,从不同角度对小说进行探索,或多或少也是一种生命表达。

  曹秀一直以为勤能补拙,他可能不是赶潮流的人,可是他写出的作品争取每一篇都有力量,每一部都有特点,这就是他的追求。他的人生经历很丰富,有的惊心动魄,有的谨小慎微,有的平凡,有的奇妙,有的还有小肚鸡肠,然而这些构成曹秀的人生特色。在创作中,他始终不渝把握着自己的特点,有感觉的他写,没有感觉的他不写,多少年来,坚持按自己的意愿写作。有一篇小说《掉井》,写的是旧社会商人经营失败的故事,商人经营失败叫掉井。这篇小说发表在《东北亚经济报》上,经过编辑指导,他修改几次,最后终于发表在《微型小说选刊》上。一篇小说写得好与不好,不完全是思想的表达,有时也是人物形象是否站起来。曹秀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几乎都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只不过因为小说短,读者尚未读后就停止了,然而这些并不影响曹秀的小说创作。他创作的《辉煌的渔灯》《想结婚的女孩》《警铃》《送书》等,都有各式各样鲜明人物,似乎在读者眼前闪现,呈现出崭新形象。

  具有特色的画面 充满感情的语言

  读曹秀的小说一直有一个特殊性,这就是具有画面感,这不是作家说的,最早是一伴画家说的,他读曹秀的小说时就感到画面感特别醒目,而且有时描写得有些震撼。多年以来,曹秀就带着这些画面感与读者见面,虽然这样或多或少影响了情节发展,可是他仍旧执迷不悟,努力朝画面描绘着。比如《夏季的绿色》《三叔的杏林》《怪碑》《情人的照片》《珍贵宝石》《将军爱唱国际歌》《作家改信》《典型经验》《出书时代》等,都有着典型环境里的典型性格,都有着一种冲动,而且这种冲动恰巧就是曹秀的艺术特殊性。画面淋漓尽致,写出的小说也是淋漓尽致,因此他的小说有一阵备受读者喜爱,尤其是熟悉他的朋友们。曹秀小说中的画面感来源于他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据说他写小说时,并不是有了感受就写出来,而是记笔记,什么时候构思成熟了什么时候写出来。可以说是得天独厚,与那些提笔就写的作者相差很大,一篇小说有时会写几个月,而且孜孜不倦地修改着。

  可能曹秀当过兵,擅长写军事题材,在他的小说中,几乎有一少半是与军人有关,哪怕爱情题材也与军事有关。从抗日战争时期到现在的边防军题材,曹秀都有涉及,这也是他经常利用小小说锻炼自己的笔力,锻炼自己能写出什么样的小说。比如《选择》《女兵》《女匪叛变》《战场纪律》《枪手布局》《苏联红犬》《渡江前的握手》等作品,都有军事题材,都有战争细节,由此可见,曹秀最擅长的军事小说也是让读者感动。这与他写《新兵》获奖是一样的,只有钻研才能收获,或多或少这就是曹秀的风格。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情节,是故事,还有充满感情的语言。这是所有作家必须通过的重要一关,曹秀通过了,通过的还有他的小说。

  曹秀的小说情节与画面具有重要的特色,读过他的小说都有类似感受,可见底蕴深厚。难能可贵的是,一篇一个人物,一篇一个特点,极少重复,哪怕构思,或情节上都不重复,或多或少这就是曹秀小说的艺术功底与深厚的修养。由此可见,曹秀是一个有发展的小小说作家,从他的短篇小说,或长篇小说上来看,他也是一个重要的小说家,在中国的文坛上应当拥有一席之地。现在的曹秀正在努力朝高领域攀登,每写出一篇作品都有他对生命的表达,或多或少这就是他追求小小说的目标。

  以集装箱形式 努力寻找生命的表达

  如果说一篇小小说里面有曹秀的心血,那么在一部小小说集里又有曹秀多少付出呢?在近两年出版的小小说集中,比如《永恒的雕像》《青春的歌永远有人唱》《永远的糖葫芦》等几部小小说集中,曹秀都有独树一帜的表达形式,这就是他的思想基础,寻找生命的抒发。曹秀不是那些见什么写什么的作者,也不是妙趣横生的幽默,可是他的笔下仍旧存在一种思想,一种浓厚的感情,尤其是在语言里基本上具有浓厚的深情,这在其他靠情节的作者中是少见的。在他另一部即将出版的小小说集中,他的小说也是属于生命的表达,比如《奇山奇案》《一个土豆的温暖》《树上最后一个梨》《为你开放的花朵》《哨兵对面的商店》《吃烧烤的女孩子》《开出租车女司机》《知道为何找你吗》《热血沸腾三伏天》《书里潜伏旧邮票》《没有消失的站台》《朋友请我喝咖啡》《北海道来的小鬼》《让梦在白天开花》等,都有各式各样的写作方式,这样的探索对曹秀来说也是司空见惯。比如在即将出版的《爱的邮局》一书中,他另辟蹊径,写出一系列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写他们或她们年轻时的经历,或者说写出他们或她们参加革命时的经历,比如《永恒的纪念》《最后的唱片》《秋天的收获》《帮助志愿者》《最后的药方》《二奶的阵地》《琴声的力量》《李奶的爱情》《残疾人画家》《爱情见面礼》《一盘录音带》,写的是老人,实际上是给年轻读者一个交待,让读者知道他们或她们年轻时在干什么。曹秀在小说创作中,有一段时间是写散文的,而且还写长篇小说,然而他没有脱离小小说,这从他近两年出版的小小说集就可以看出他的小小说还是有一定数量的。综上所述,曹秀的小小说没有其他作家那样有一个大红大紫的过程,可是多年来他所坚持的写作方式仍旧在鼓励他独树一帜,报刊发稿他写,报刊不发稿他也写,他就这样在生活中搜索营养,不停地写出作品,准备朝更高目标冲刺。

   小说重在说 贵在写

  ——曹秀访谈录

  陈勇(中国作协会员,小小说作家网特约评论家,以下简称陈):采访你不容易,你不是我计划中的采访人物,可是现在你实在是我的采访人物。我一直在想,中国小小说历史上应当有你的位置,只是你写出那么多小小说为什么还没名呢?

  曹秀(中国作协会员,辽宁省开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以下简称曹):小说重在说,贵在写,而我恰巧就是贵在写的。小小说我写了近30年,可是至今没在《小小说选刊》上发过稿子,所以我写得多引不起重视,而写得少可能写得巧的便闻名遐迩了。不过我已经习惯默默无闻了,从一开始写作至今我仍旧默默无闻,我并不在意有名没名,因此写出这样多小小说也是没有名气。

  陈:没有名气还这样写,一定受了很多苦难吧?

  曹秀:是的,我为小小说丢失很多,至今让我耿耿于怀。

  陈:能说说吗?

  曹:可以,只是有些难为情。很多年前,我当时就是写小小说名人了,我的所在地成立报社,当时很多领导都看好我。可是有人走后门,居然将我排除在外,而且还说什么我写小小说有名不能让我在报社,要让我到电台当编辑。听说这事后,我很恼火,可是无奈,为了工作我只好勉强为之。后来,我找朋友帮忙,报社领导答应我去报社,可是当我去报到时,总编说他妹妹想来,他妹妹当时在电视台,当时有县城电视台即将取消的说法,于是他说他妹妹想来。我不是糊涂人,一听马上说让你妹妹来吧。结果几个月后,他妹妹没来,电视台也没撤销,他们又找我去,想着往事,心里恼怒,一气之下不去了。这就是我写小小说多为什么没名的缘故。

  陈:你的故事真的很感动人,可是小说是什么你能谈一谈吗?

  曹:小说重在说,贵在写,这是生命的表达式。

  陈:能展开谈一谈吗?比如你写了多少年小小说了?

  曹:我写小说已经有30年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小小说,闪小说都有作品在报刊上发表。可以说小说的艺术形式在我心里隐藏很多年了,至今对它都有一种感情,因此谈小说我总是害怕谈不好,或说得让读者失望。

  陈:你就这样谈,现在不是谈得很好吗?

  曹:谢谢,有关小说问题,我是这样想的。小说重在说,贵在写,这是我的生命表达式。作为作家,可能都有一种期待,这就是希望把自己写出的小说变成读者希望的文字。我也一样,也希望自己写出的小说能发表,能让读者喜欢。

  陈:是呀,能让读者喜欢的小说的确不是很多,可是还是有很多作家写出很多小说,其中包括小小说。

  曹:就因为这样我才讲小说重在说,贵在写,这是作家的责任或原则。一个作家写出什么,有什么思想感情想表达,都有说的理由。然而光说也不行,还需要写,如何写,如何让读者满意,这就是作家的良心或责任感了。

  陈:是的,现在的作家良心或责任感更加重要,不能为赚钱忽视良心或责任感,写作就是要表达责任的,如果没有责任感写作就失去意义。我想现在的作家可能缺少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你能具体谈一谈吗?

  曹:在谈钱的社会讲良心是不行的,在良心的社会谈钱也是不行的,二者不可能相提并论。

  陈:是呀,二者在社会中占有极大比例,可是有多少作家在为此努力改变呢?他们每天写出的作品有多少读者?

  曹:有读者要写,没有读者也要写,这就是中国作家,这就是中国作家的责任。

  陈:你说的小说的说目的就在这里?

  曹:是的,小说的说是写小说的重中之重,可是读小说的人未必看得起,他们极有可能毁灭小说,因此小说写出后还需要经读者检验,只有经过读者检验的小说才能获取民心。现在的小说,包括全世界的小说,都缺少民心,而缺少民心实际上就是缺少责任感。

  陈:看来你的想法是对的,个别作家写出的小说都有自己的观点,可是责任感却是可有可无,这就是小说的写,是这样吗?读你的小小说就有一种责任感,难怪你提出这类问题,可是现在的小说哪个没有责任感呢?哪个缺少责任感呢?

  曹;是的,没有谁缺少责任感,可是责任感在哪里谁也说不清,毕竟这是作家自己的事。有责任没责任写出就是了。

  陈:我很赞成你的直截了当,可是小说有时是需要读者的,如果没有读者小说写出后就会失去意义,你说是吗?

  曹:是,小说就是要有读者,没有读者的小说写出后也是没用的。小说是什么,读者比作者清楚,可是有时作者就是没读者清醒。小说有时隐藏在生活中,作者发现不多,或发现极少,因此写出的小说就显得缺少什么。

  陈:你是说小说还有尚未发现的东西?你能说出它们是什么吗?

  曹:小说尚未被发现的东西就是真善美,而这还需要靠作者来表达,作者写出了什么样小说就是表达什么样思想感情。为什么现在的小说描写穿越的题材多,贴近现实的题材少,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缺少思想性,缺少责任感。

  陈:的确如此,现阶段的小说穿越的就是多,不务实的就是多。有时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往往与现实背道而驰,这又是为什么呢?

  曹:这就是小说重在说,贵在写,作者想表达什么,有时写出的小说并不一定与读者相形见绌,有时作者写出的小说往往越贴近心灵越是不讨好,越是距离现实近的小说越离读者很远,这就是小说的写没有写好,小说的说也没有说好。我写小说有时就在意这说上,当我有一个构思时,我只看它们是不是与读者共鸣,是我就迅速写出来,不是我就迅速离开,绝不纠缠,更不拖泥带水。

  陈:你说得对,我也看出来了,你写小说迅速,笔快,这可能是你个人的特点。

  曹;你说得对,我写小小说有时只是个把小时,一气呵成;写一个小品仅仅用一天时间就会交给朋友们。

  陈;是快。

  曹:当然,我这种快也不是天生就有的,有时也是练习出来的。我写小说喜欢记笔记,有什么样灵感,有什么样材料我都有记在本子上的习惯,至于什么时间写出来,这要看有什么样充足时间,只要有充足时间想写什么样小说写不出来呢?

  陈:你说小小说写作这些年了,还需要写下去吗?写出多少小小说算是发展呢?

  曹;说不好,有感觉就写,没感觉就不要写,这就是我的写作态度。至于小小说有多大发展还需要看以后读者对小小说的态度,只要有读者就会有小小说,只要有小小说就会有读者,这是辩证关系,缺少哪一个都是不成的。

  陈;现在的小说的确缺少什么,可是缺少什么呢?

  曹:在我看来,缺少责任是不够的,还需要缺少思想,缺少哲学家的思索。你看看目前中国文坛,有哪一个作家是完整无缺的作家,他们写出的作品只不过是跟随现实而已,具体到有关思想方面的书籍极少,很多作家只是小说写作者,并不是思想家。尤其是小小说或微型小说,都有这类问题,每天见到数不清的小小说,可是越见得多越发现只有小没有说,这不是艺术落后吗?

  陈:的确如此,你提出一个现实问题,现在的小说的确只有写没有说,尤其是小小说,只有外壳,没有内容。

  曹:小小说本来就极小,可是有人故弄玄虚,偏偏说大,结果弄虚作假。

  陈:你是否有所指?

  曹:没有所指,只是感受而已,小小说的确存在各式各样问题,可是现在形势大好,经常写小小说的人并没有认清危机四伏。为什么有人发表作品艰难险阻,为什么有人成名后写不出作品,这些跟作家思想感情有关,没有责任感的作家能有崭新思想感情吗?没有崭新思想感情能写出崭新作品吗?没有崭新作品能有读者吗?没有读者的作家是否有些得过且过?

  陈:是呀,你提醒作家应当具有责任感,小说如何说,如何写,如何吸引读者,这些的确是重要问题。可是被作家忽视了,现在的作家只想方设法成名,以为有名就有钱财,实际上这是错误认识。作家不可能与明星一样,一夜暴富,作家写作是有过程的。谢谢你跟我谈了这么多,谢谢你对我的尊重。你的一席话,使我获益匪浅,也让读者大开眼界。小小说是一个大世界,在这个大世界里,希望你一展身手,写出更多更好更优美的小小说。

  曹;是的,对小小说写还是要写,但下一步如何写,这是值得思索的。希望报刊加大对小小说扶持力度,给更多作者发表机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