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政策快速实现了农民进城买房!


 

鄂州政策快速实现了农民进城买房!

------一位外地朋友随同我回到鄂州老家农村而当场产生出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有位安徽的朋友随同我回到鄂州老家,他发现我老家农村住房两极分化;一面是豪华别墅到处林立,而另一面却展现的是危房与倒塌的住房比比皆是。他问我这些危房与倒塌的住房是不是别墅者不愿意拆毁的旧住房,为何别墅与危房和倒塌的住房同时存在。我说这些别墅全部是政府官员或老板们回家光宗耀祖的展现,而危房与倒塌的住房却是实实在在的农民住房。再加上近八年来鄂州市禁止农民维修或修建住房,所以农村老百姓的住房只能是危房与倒塌的住房越来越多。他说这样的危房与倒塌的住房如何能住人,难道政府不怕农民出事吗?我说鄂州市各级领导干部最不怕的就是农民出事,因为这是自己倒塌而不是政府强拆;所以砸死砸伤与政府官员无关。正因为如此,现在是老百姓害怕出事;所以危房与倒塌住房的老百姓早就投亲靠友去了。因为政府官员还沾沾自喜为老百姓着想,说安排危房与倒塌住房的人;结果安排到十分偏僻的地方居住,而且还美其名曰不要老百姓的房租。结果根本没有人愿意到政府安排的地方居住,全部是自己进城或全家人外地打工去了。这位朋友感叹鄂州政策真的英明,竟然不动声色地逼迫农民进城买房;因为农民全部都是土坯或砖瓦结构的旧住房,所以在禁止维修下还能长期存在吗?正因为如此,这政策实际将自动逼迫农民进城买房。他说为何这么好的政策没有进行全国推广,因为他们那里政府补贴农民进城买房;结果还是效果不太好。而鄂州市不花一分钱,就是通过城管紧紧盯着农民不允许维修住房;最后住房倒塌了,自然也就逼迫农民自动进城买房了。他说不知道想出这点子的官员现在是不是提拔到了中央,因为这与我们目前需要农民进城买房的社会目标高度吻合;这样的人才如果没有重用,那真的是我们社会的最大损失呀。

是啊!在全国消化住房库存的目标引导下,全国到处是动员农民进城买房;这主要是因为城市里的有钱人早就买房了,而买不起商品房的人却有自己的破旧的住房;因而城市里的贫苦人实际早就没有买商品房的打算,因为等待城市拆迁是现在城市里没有住房人的期盼。然而我们社会实际等待消化的商品房却集中在城郊,因而动员农民进城买房成为了国计。可我们中国农民却有着自己的传统观念,那就是宁愿在外打工住工地;目的就是赚钱回家盖新房,因为一个人一辈子盖个新房是人生的目标。正因为如此,河南、安徽、江苏、山东等省份都相继出台了补贴和优惠政策来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为这不仅与农民不可能在城市稳定就业有关;而在于农村还是农民最后的希望。因为如果在外实在没有办法赚钱,回家种地也能生存。正因为如此,即使再优惠也没有多少农民愿意进城买房;这就是这些省即使财政补贴,最后还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原因。然而鄂州市却不补贴一分钱,通过城管使农民的住房接二连三地倒塌;最后你没有住房,难道你不进城买房吗?因为鄂州市城管就连老百姓搭草棚子都禁止,这就是鄂州农民不得不进城买房的原因。

的确!现在的农民真的不适合买房,因为不仅进城务工的农民阶层绝大部分都是流动的非固定职业;而且除少数进城农民的二代通过读书而留在城里外,绝大多数进城农民的二代依然还是流动就业人群。正因为如此,这样的人群买城里住房实际也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房子根本不可能随着就业流动。而农民在农村却有不会流动的土地,这就是现在农民即使在外打工也不愿意在城市买房的原因。当然更重要的是农民实际也买不起房,因为农民进城的收入一般都不如城市人;既然城市人都买不起房子,难道我们还能幻想农民进城买房来“维持房市”么?如果再加上农民进城买房带来的就业、就医及子女就学问题,所以补贴也无法让农民有积极性进城买房。正因为如此,现在不少农民进城买房实际的使用率不高;绝大多数人都是为子女在城里就业准备的。而现在鄂州农民们进城里买房,最后还得在农村工作;所以现在的鄂州市不少农民实际是乘坐公交车回乡下种田。而那些在农村修建别墅的官员与富人,他们则是每天从农村开车回城里上班;这大概也是现在鄂州奇葩吧。

是啊!随着城镇化的甚嚣尘上,“农民进城买房”竟然成为了国策;虽然这符合现代农民“再也不让子孙当乡下人”的朴实梦想,所以乐于到县城或者更大的城市定居的农民越来越多。然而问题的关键是,现在的城市既然连城市里的人都养不活;难道还能无限吸纳全体农民进城吗?需求,有!但数量绝对不是某些人渴望的那么多。诱惑,当然也有!但再大的诱惑也撼不动太多农民心底那份无能为力带来的深深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