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国内的印染废水处理手段以生化法为主,有的还将化学法与之串联 。国外也是基本如此。由于近年来化纤织物的发展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 PVA 浆料 、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 ,给处理增加了难度 。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大都由原来的 70 %COD 去除率下降到50%左右 ,甚至更低。色度的去除是印染废水处理的一大难题 ,旧的生化法在脱色方面一直不能令人满意 。此外, PVA 等化学浆料造成的 COD 占印染废水总COD的比例相当大,但由于它们很难被普通微生物所利用而使其去除率只有 20%~ 30%。
针对上述问题 ,近年来国内外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 ,主要是新的生物处理工艺和高效专门细菌以及新型化学药剂的探索和应用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厌氧-好氧生物处理工艺、高效脱色菌和PVA 降解菌的筛选与应用研究、高效脱色混凝剂的研制等 。下面从物理法 、化学法和生物法三个方面的评述着手 ,介绍目前印染废水处理的方法及研究的状况。
氧化法:臭氧氧化法在国外应用较多, Zima S .V .等人总结出了印染废水臭氧脱色的数学模式。研究表明,臭氧用量为 0.886gO 3 /g 染料时 ,淡褐色染料废水脱色率达 80%;研究还发现 , 连续运转所需臭氧量高于间歇运行所需臭氧量 ,而反应器内安装隔板,可减少臭氧用量 16.7%。因此, 利用臭氧氧化脱色,宜设计成间歇运行的反应器,并可考虑在其中安装隔板。
臭氧氧化法对多数染料能获得良好的脱色效果, 但对硫化、还原、涂料等不溶于水的染料脱色效果较差。从国内外运行经验和结果看, 该法脱色效果好 ,但耗电多 ,大规模推广应用有一定困难。光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脱色效率较高, 但设备投资和电耗还有待进一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