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乳剂结构与其破乳效果及界面行为的关系


     目前,各大油田都已经进入三次采油阶段,采出的油水乳状液稳定性显著增强,大大增加了采出液的油水分离的难度。孤岛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随着注聚、热采等三次采油技术的不断应用,采出液成分越来越复杂,使得原油脱水和污水处理难度加大。原油乳状液破乳最为普遍的是化学破乳法,破乳剂的结构是影响其破乳效果的决定因素,正确选择破乳剂对于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至关重要。界面张力的研究是了解破乳剂作用效果的最直接的方法,关于界面张力与破乳效果的说法不统一。认为,界面张力的变化与体系的初始状态有关,它反映了破乳剂分子在界面上的吸附程度,界面张力的高低不能作为破乳剂破乳效果的依据。认为:破乳剂的破乳效果与原油乳化液的油水界面张力密切相关,在破乳剂作用条件下,界面张力降低的越低,乳状液稳定性越低,破乳效果也越好;不同的破乳剂相比,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越强,破乳效果越好。

  笔者通过考察不同结构类型的破乳剂对孤岛油田模拟采出液破乳脱水及界面张力的影响系统研究了破乳剂的构效关系,对于正确认识破乳机理以及指导油田现场的破乳剂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对于孤岛模拟原油乳状液,油溶性破乳剂破乳效果明显好于水溶性的,非离子型破乳剂效果优于其他类型破乳剂,尤以多胺类以及树枝状大分子类破乳剂效果最好。同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破乳剂的脱水效果差别很大;破乳剂 EO/PO 值、分子链长、支化度影响破乳剂的破乳效果。与的结论一致。

b.考察脱水率与原油界面张力以及原油极性四组分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发现:对于同结构系列的破乳剂,脱水率越高,油水界面张力越低。对于非离子型破乳剂,使四组分界面张力降低值之和越大,其对应的脱水率也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