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语丝0311】三彭之仇与守庚申
中条山客
居山乡日久,经常听到一些乡言村语:有仇不报非君子,有恩不还真小人。快意恩仇,甚是分明。乡间有几位道行颇深的道友,也常常讲:“三彭之仇”未报,尘缘未了;“三尸神”仍在,难着仙道。
其实,道家所讲的“三彭之仇”与“三尸神”是同一回事。道家认为,人身体中潜藏着三尸神:上尸彭倨,伐人泥丸(头部),诱人声色犬马,使人形枯容悴,发白寿短;中尸彭质,伐人中焦,在人心腹,惑五味,贪五色,令人心迷健忘,少液气乏,随邪倒见,荒闷烦燥,害人五脏六腑,成诸疾病,睡多恶梦,每夜惊魇,催人早死;下尸彭矫,伐人下关,伤泄气海,发作百病,牵引意贼,慕恋女色,流失精气,令人髓枯筋急,肉燃意倦,身虚腰重,脚膝无力。(看来道教创始者与彭姓有仇,不然,为什么均让他们姓彭?)
每当庚申日,三尸神就出来作祟,减人禄命,令人枯槁。这就是所谓的“三彭之仇”。那么,什么是庚申日呢?庚申日是按照日历累计循环而得出来的,每60天一个,全年有6个。比如,庚子年(2020年)第一个年的庚申日是农历二月廿五(3月18日),后一个庚申日是在四月廿五(5月17日),依次类推,五月廿六,七月廿七,九月廿八,十一月廿九。
如果我们撩去道教神秘的外衣,就能够发现,实际上道家在研究我们内心的三种心态:倨傲之性,质见之性,矫戾之性。骄慢不恭,眼中无人;贪婪五味,饮食无节;矫揉造作,暴戾乖张。这是人人都存在的三种心理缺陷,定期发作或时不时地发作,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即便是很有修养的人,也经常受到“三彭之仇”的骚扰。
所谓守庚申,即每遇庚申日,彻夜不卧,静坐至晓,则三尸不得上身。道家正是要我们断除此三种性情,形全身安,方可入道。当然,道家灭三尸的方法,还有辟谷服气、符咒、服药等。只不过,道教将这些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神秘化、程式化而已。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类最大的敌人不是外人,而是我们自己。自以为是,骄傲自满,饮食无节,矫揉造作,暴戾乖张,这是我们必须克服的。静坐思过,无疑是一种非常好的提高修养的方法,不亦“守庚申”乎?
2020年3月11日星期三,上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