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如今,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会层出不穷,彼此交融,最终呈现出一个“连接一切”以及一个互惠互利、互联互通、共生共治、共创共享的生态圈。
一方面,正在崛起的80后、90后、00后等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与理解可能是颠覆性。
他们凭着自己的感觉、情趣及气氛来消费商品及服务;他们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再基于“好”与“不好”,“需要”与“不需要”,而是基于“喜欢”与“不喜欢”,“想要”与“不想要”;
他们愿意仅仅是为了拥护与支持而买单,他们追求态度表达比使用功能更重要,他们更倾向选择能够契合他们生活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艺术审美、情绪表达的有独特核心价值的品牌。
另一方面,中国高端消费群体形成,并且不断壮大,人们消费理念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地要求时尚、休闲,注重情感消费,对健康、绿色、快捷、便利有更高的期望,同时还希望要求能与商家互动体验。
消费者对品牌的期望有了新的要求,不仅对产功能、便捷性及服务质量等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品牌的情感、文化、象征性意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前几年,我在日本考察,根据2015年日本官方统计资料显示,全日本拥有8480家医院、100995家诊所、68737家口腔诊所、58326家药房。
诊所,作为日本全民健保下的最庞大和基础的医疗形态,其规模可见一斑。
在日本,许多医院的门诊大厅和走廊、各诊疗室的过道上都挂有各种风景画或书法,让人陶醉在自然景色的美妙和平安康复的祈福之中,忘却病痛、宁静心绪、感受关爱。
各医疗诊室、护士台、门诊或病房的窗台、书柜上摆放着绒毛小动物、布娃娃等各种形态可爱的工艺品或人工花草等,使原本神秘甚至恐惧的医疗环境变得充满了温馨之情。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2006年成立了艺术计划部,以此建立了一个当代的、具有凝聚力的世界级的艺术收藏,来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作为内部策展部门,艺术计划部的使命是抚慰、丰富并鼓舞患者、访客、员工和社区,并体现出该院的核心价值观:合作、卓越品质、诚信、共情和承诺。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在一次讲课中提到:“命是什么?我们看这个字,它是‘一个人的独自叩问’。问什么?生死、苦难……生命的正大庄严,同时也存在于每个人最细微的生活之中,最幽微的内心深处”。
悲苦有时,欢愉有时,只有真正了解生命的人,才能成为最出色的医者——也只有这样的医者,才能在面对无数生老病死、生离死别的真实经历之后,依然选择勇往直前。
诗人汪国真在《热爱生命》中说:“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这仿佛是对医者的注解。
1994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刚建院,它由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参与管理,国外医院参与管理中国公立医院,在国内尚属首例,颇受业界关注。
著名的“邵医模式”——代表性的“门诊不输液”、“全院不加床”、“无痛医院”等,都是在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后形成。
同样,只要你走进上海瑞金医院大门,每天早上8点,门诊大楼各楼层都会奏响柔和的音乐,大厅内设置的钢琴区,是音乐志愿者们为就诊市民提供享受的地方,瑞金医院通过扩大门诊多学科会诊中心,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引入航空公司标准,让医疗过程更有温度。
作为某医院品牌顾问,我提议“医院大使”项目,可作为医院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工作,为此,院长牵头启动了“医院大使”项目。
在这个项目中,每个非一线医务人员每周都需要贡献4~8个小时,到院区内为前来医院就诊的患者做向导,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咨询和必要的指引服务。
医院大使项目使得医院员工直接与患者和家属接触,让员工亲身体会到一个微笑、一个指引、一句问候都能让病人和家属感到温馨。院长还亲自上阵,每周参加医院大使服务,为推行医疗质量为中心和病人满意度为核心的医院文化和价值观做出表率……
这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感的时代。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指出,现阶段可以把医院的整体文化营销分为三个时代,一个是提供医疗设备, 技术优势、专业能力为患者服务的营销1.0时代,这主要是通过医院多年的经验积累和丰富资源针对患者医疗需求提供专业化服务。
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患者的精神满足与情感需求日益强烈,而且他们掌握着五花八门的大量信息,对服务价值的认知和对品牌形象的认同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因此,追求独特的市场定位,以患者为中心,与他们建立一对一的紧密互动关系,不仅提供诊疗服务的技术功能,更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层面的情感价值,在每一个环节力争创造更多个性化尚未被满足的需求,把其文化基因不断的培植,从而在患者心智中建立一种情感共鸣,打上情感愉悦的烙印,以获得整个社会体系的普遍好感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