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证治学节选
左占国
北京智康中医研究院
2021-8-16
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性?存在与意识谁决定谁?怎样回答就决定了你的世界观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存在决定意识的全部归于唯物主义,反之就是唯心主义。中医药学是在我国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指导下产生构建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它用气、阴阳、五行等唯物论哲学概念首先回答了世界的物质第一性,并在中医学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反复阐发。中医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统一于气,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宝命全形论》亦曰:“人秉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生命是整个自然的结果(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医认为:“生命是阴阳运动的结果”。精(气)是生命的本原物质,这种阴阳之精气先身而生,具有遗传特性。故曰:“夫精者,身之本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故生之来谓之精(阴精、阳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神》),这里的精气是指秉受于父母的精气,故称为先天之精。父母之精气相结合,形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灵枢·经脉》)。由此可见,精气(阴阳)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是构成物质世界的本原,世界万物统一于气,气一元论整体观由此产生,并成功指导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及其医学实践两千多年而历久弥新。真是英雄所见略同,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真理性认识,与近代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殊途同归有异曲同工之妙,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他们和物质运动密不可分。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顺序性,是指不同事物之间运动过程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总是朝着过去、现在和将来一个方向发展,体现的是速度;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所谓广延性是指客观事物所具有的一定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也就是物质所具有的上下、前后、左右伸张的性质,体现的是规模。把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割裂开来的观点必然导致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从而束缚人们对客观规律和科学真理的探索。中医学从立论之初就避免了结构性空间静态观点,精于气化而略于形质,源于结构更高于结构,从物质世界的关系和属性层面切入,以时间动态观为指导进行医学研究,具有整体、系统、辩证、恒动的时间医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