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补齐农村教育医疗退休养老等公共服务短板


  作者:欧廷君

     

  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一直奉行“以人民为中心”,官方媒体也一直盛赞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我国宪法在第一章总纲第二条和第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也就是说,中国没有特殊人群,一切社会公共福利均是平等共享!

  可到今天,我国农村教育、医疗、退休养老等民生大事,却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落实。究其根源,可能应是政策制定者忘记了党的初心使命,忘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章总纲第四条规定。

  在此,现请某些专家及政策制定者来了解一下近代中国农民所作的贡献。据权威部门统计,从1927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可查到姓名的革命烈士有370多万;抗日战争牺牲人数为3500万;抗美援朝为19万7千多名;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约8531人;这些先烈90%以上是农民。还有,从大革命到解放全中国,我们党和政府得到了80%的农民无偿援助和支持。  

  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元帅曾称赞说:“整个淮海战役,解放区在农村发动了543万群众,他们向淮海战役前线运送粮食9.6亿斤。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从建国到80年代,我们是以农业反哺工业,亿万农民省吃俭用,为我国建立城市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改革开放至今,我国2亿多农民工为各城市的建设与企业繁荣发展作出了开天辟地的贡献。可是,由于多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医疗、退休养老等公共服务政策显失公平,导致中国亿万农民与“夹心层”人群为此无不心感无奈、发出哀叹!

  有资料显示,在全世界197个国家中,网传有190个国家实行了全民免费医疗。该数据虽没得到权威公布确认,但从我国陆陆接壤的朝鲜、越南、老挝、印度等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来看,他们均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蒙古、印度、朝鲜、日本等国从幼儿园到大学均是免费教育。

  可我们的医疗、教育收费却越来越高,无情地掏空了城乡百姓的钱包,特别是身居农村居民,他们在医疗、教育、退休养老等公共服务上显得更为稀缺,如生在农村,你没法与北京、香港等城市居民一样在一个公平的赛道上竞跑,造成城乡差距很大,中国农民的生存压力难以言表。

  再看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据有关数据披露,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相对许多国家占比偏低。如2021年中国社会保障占财政支出比率仅为13.7%,而西方国家社会保障财政支出为30%以上,北欧福利国家达到45%以上,德国高达56%。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以“人民至上”与高税制国家,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按党的初心使命和宪法要求,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来强化全民平等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教育、医疗免费体系,实行城乡居民退休养老、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然而,现可能还有些人总会以目前中国无法承担农民这一平等而又巨大的教育、医疗与退休养老保障费用而谢绝!

  请问,目前我国有几百个城市均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据业内人士透露,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每个城市在这项费用开支上少则千万、多则上亿元。大家可估算一下,全国一年有多少个亿在为这块“金字”招牌买单。

  另外,国外许多城市街道与城乡公路、河堤应该是在质量保质期内不需要维修的。可反观我国不少城市街道及各类城乡公路等公共设施,只要大家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诸多城市街道、公共设施、各类城乡公路在没到几年时间内就要进行维修,其维护费用开支估计应该是不少的,还有诸多务虚、搞形势的财政开支,可谓枚不胜举!

  我们应该记得,98年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在九江大堤上深恶痛绝地大骂河堤、公路、桥梁等劣质工程。如果不搞诸多务虚等“形象工程”和彻底杜绝“豆腐渣工程”,把这些费用投入在民生福祉上,中国城乡百姓的教育、医疗、养老难题就必能得到有效解决。

  而今,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我国的各项民生公共服务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党的初心使命和宪法规定,真抓实干地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切实破解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退休养老缺乏平等上的难题,凝心聚力,筑牢千秋基业,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有力促进城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者系全球品牌、创新、人才、企业家概念科学阐述第一人。亚洲经营智库首席研究员、企业经营战略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经网.中经在线专家智库特约专家、首席研究员。国内财经、品牌、管理实战知名专家、多家权威媒体财经、品牌、管理、文学栏目专栏作家、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