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仕凭

出版过专著若干,国家环境保护部某媒体记者

无锡“河长制”:走向绿色中国的明道


  无锡“河长制”:走向绿色中国的明道

  本刊记者周仕凭

  摘要:太湖蓝藻事件后,无锡实施“河长制”,一把手当河长。每一条河流的水质变化,牵动着每一个“河长”的心。原来毫不起眼的河流,如今成了悬在“河长”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水质不好,乌纱不保;水质改善,有奖金!“水污染”促成了“水治理”,“河长制”,不应只是无锡的,它应属于“水危机”下的全中国,这是催生...

Read more

江苏“绿色化工”进行时


  江苏“绿色化工”进行时

  本刊记者周仕凭

  摘要:化工行业是环境污染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行业。“入园进区,退城进区,改造提升,”化工大省、强省江苏正在经历“绿色化工”转型的阵痛。没有土地指标,是“入园进区”的一大瓶颈;企业家节能降耗的意识不强,地区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昭示“绿色化工”路漫漫矣;环保部门非垂直化体制,以及没有强制执政权,敦促有效乃至强势的环保行政出现。

  江苏是化工大省,也是全国的化工强省,截止2006年底,该省共有各类化工企...

Read more

中国发展道路的一种选择:生态社会主义


中国发展道路的一种选择:生态社会主义


肖显静

 

 

    摘要:中国的现代化,是在不完整的西方现代性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是工具理性的现代化而非价值理性的现代化,是表层的物质现代化而非深层的精神现代化。这种不完整的现代化制造了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中国目前以及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追赶,而是超越。超越不可能以原来的观念、传统的道路——资本主义、传统社会主义——为基础。把维护全球性的生态平衡和实现社会主义结合起来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给未来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了一...

Read more

由端午节想到的


  由端午节想到的

  周仕凭

  第一次纳入法定假日的端午节前一天,我从北京匆匆往家赶,火车的卧铺票不好买不说,就连座位票也买不到,此时的我,我想起了现任江苏省作协《扬子江诗刊》编辑部主编徐明德先生的成名作——《我站了一千公里》。好在我上车后,还有一个空着的座位,真是上苍保佑,不然,从北京站到连云港,不知是何等滋味。

  端午回家过节,这也是我走上社会以来的第一次。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那一双儿女。他们高兴的不是像我们小时候等粽子下锅,而是他们终于有三天时间开开心心的玩了。有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嚷。吃粽子,吃透糖。...

Read more

“我所尊敬的人”是……达赖?!


  “我所尊敬的人”是……达赖?!

  前日晚间,偶然进入一个有点人气的个人博客,刚扫了两眼就为博文中优美的文笔所吸引。那用笔的功底,那文字的优雅,那流淌的情感,显然是受教育极好的人。特别是看见这位博主贴上的一首叶赛宁的诗,令我倍感亲切,心情激动。叶赛宁(1895~1925),俄罗斯著名诗人。诗人的名字已多年没被人提起了,当代人已经几乎将他遗忘了。但是当年他那充满大自然气息的诗句,诗中那红色的手风琴,那随风摇曳的三叶草,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倾倒了多少青年男女啊。我被感动了。

  再看看这位博主链接的几个友人,名士风流,谈吐不凡:...

Read more

干部问责+公众参与:应对中国环境危机


  干部问责+公众参与:应对中国环境危机

  在粗放式生产方式下,我国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不断加大,主要污染物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民众健康状况堪忧。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记者采访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院赵章元,他说:改变之道,需打破传统的惟GDP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为此需改变现有政绩考核模式,加大环保责任制,并推动公众的环保参与。以下为专访内容,见《绿叶》杂志2008年第三期。

  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近20年人类活动使地球自然资源消耗的速度比资源再生速度快25%,照此下去,到21世纪中叶,地球的生态环境很可能面临崩溃境地。目前,生...

Read more

关于重建政治价值的思考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研究员王焱

  摘要:“文革”的时候,共产主义是天堂,不许讨论。改革开放的时候,市场主义是天堂了,搞市场经济将来就会跟美国一样。二者的逻辑结构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共产主义,一个是市场经济。其实,世上是没有什么天堂的,非得说有,那么一个和谐的,多元的,允许各种价值观生长的社会就是天堂。中国现在的问题不是文化和精神,而是要重建政治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现代的、合理的政治体制。

  一、在精神和物质上,中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一直都是强势意识形态的,高峰的时候表面上看是有道德的,其实也...

Read more

回归民本主义,重建中国的政治价值


  回归民本主义,重建中国的政治价值

  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

  摘要:中国的传统一直在那里,道德诉求很容易,但无法自动地变成现实。对中国来说,关键在于找到落实价值目标的制度化机制。现在中国最大的问题不在于通常所说的传统文化沦丧上。因此,复兴儒家文化只是隔靴搔痒。古今中西文明的核心是政治文明、政治价值观,西方是法制加民主,中国是远古的民本主义、今天的“为人民服务”。中国需要重建政治价值观,回归民本主义。

  一、我们的精神出了不小的问题

  当代中国一个突出的现象是:重物质轻精神。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共产党原有的价值观被掏空了...

Read more

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在浙江嘉兴揭牌


  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在浙江嘉兴揭牌

  本刊记者/周仕凭

  2007年11月10日,国内首个排污权交易平台——浙江省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揭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环保总局总量控制办公室副主任赵华林说,该平台的成立,意味着国内的排污权交易开始实现规模化、制度化。对于促进环境管理的创新,推进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以及用市场经济的办法保护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所谓排污权交易,是指排放污染物的权利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在嘉兴市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成立之前,国内不少地区已经有了排污权交易的先例,但都...

Read more

“钢城”开出“生态”花


  “钢城”开出“生态”花

  本刊记者/周仕凭

  因为一个企业在这里“生根”,后来发展成为一座城市,这样的事例比较多。安徽省的马鞍山,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荒凉村庄,由马鞍山钢铁厂的建设开始,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工业城市;如今,马钢公司位列中国十大钢铁企业,2007年钢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安徽省马鞍山市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钢铁之城”。

  一个重工业城市,这里的生态环境肯定好不到那里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