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队名号之争——“中国” vs. “中华”
FTChinese.com
北京奥运会还没有开始,台海两岸的奥运队名号之争已经开战了。导火线是关于台湾参加奥运会代表团的正式名号。
台湾“中央社”发布的英文消息称,国民党秘书长强调,如果中国大陆违反双方1989
这是国民党自马英九当选为...
作者文章归档:丁学良
奥运队名号之争——“中国” vs. “中华”
FTChinese.com
北京奥运会还没有开始,台海两岸的奥运队名号之争已经开战了。导火线是关于台湾参加奥运会代表团的正式名号。
台湾“中央社”发布的英文消息称,国民党秘书长强调,如果中国大陆违反双方1989
这是国民党自马英九当选为...
网友提问 热议奥运
丁学良:中国基层需建立警民联席会议
《财经文摘》2008年8月号 访谈 丁学良 纪要
最近发生在贵州、上海、张家口的暴力事件,以及国外网站刚披露出来的山东拆迁引发的暴力冲突,尽管他们发生在中国不同的地方,但在一些重要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一致性,其相似之处至少有三点,很值得认真思考。
其一,都发生于社会的基层,表现为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与相对应的权力机关发生冲突,不论这个权力机关具体是谁。
其二,从这几起规模较大的事件可以看出,冲突最尖锐、最惊心动魄的那一方面,都涉及到暴力。在哪一方先使用暴力的问题上,百姓与政府各说各话。执法部门、司法部门和地方官员经常会将首先使用暴力的责任推给老百姓。老百...
[荐]中国吓退本拉登 奥运安全不用虑
[ 丁学良按: 奥运会前夕,因为发生了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两起小规模恐怖袭击事件,一些老外担心来华的安全问题。有些老外向我咨询,我反复解释,中国是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完全不必担心奥运会期间会有大威胁。为了说服他们,我特地转发下面这篇短文。中国的自信,一览无余!] 《拉登告诫同行——中国是全球唯一绝对不能惹的国家》 拉登2007年向 基地组织和美国发出《001号文件》: 年初,基地组织曾向中国派出六名恐怖分子中的高手,目的是实验他 们能否利用所掌握的真工夫,在这个被誉为恐怖事件最少的国家中制造出震惊世界的大乱来。六个人的分工...
四川震后重建不应重建旧体制老毛病
华西都市报 记者 罗曙驰 李晓
四川大地震后国内外期待的重建规划方案刚刚公布,以征求公众建议。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一直高度关心震后重建家园过程中的制度革新问题。他早在大震后不久就来到乐山,应邀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暨受灾后重建的规划问题”报告,然后又出席成都的主题为重建家园 - 绿色优先的研讨会。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灾后重建做准备,由乐山市委书记和市长带队的市经贸考察团,不日将赴粤、闽、沪、浙等四省市考察。
丁学良坦言:“2008年春节我是在阆中度过的,过去的成都、乐山、阆中是我最喜欢的三个四川大中小城市。虽然我不是四川人,但四川大震使我个人心...
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成为世界级经贸大平台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昆明2008年八月三日电(刘子倩)“我们要重视和利用当今历史机遇,与东盟各国一起,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成为世界级经济贸易的大平台。”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客座教授、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云南国际交流中心海外理事丁学良,今日在此间由《云南信息报》主办的“云岭公众论坛”上坐而论道,以“云南与周边国家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为题发表演讲,春城民众也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这位2005年10月因发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不超过五个”而备受争议的学者的“快人快语”。会场早就挤满了听众,许多人一直站着听了近三个小时...
[ 丁学良按:
1989年,时任第27届
中国亏待了自己的那一半?
[ 丁学良按:“那一半”就是中国的女性。任何一个公正的观察家都会承认,中国社会在大部分时候大部分领域里,对女性明显的不公平。看了本届奥运会,我们会更感到歧视中国女性是多么的无理、无情、无义。2006年10月12日《南方周末》报道,中国女足的大明星每月工资1500元,跟具有可持续失败能力的男足工资没法比!我们能不能持续呼吁,让女士担任中国体协和足协的一二把手,最好请女士担任中国男足的精神总指导员,以此来终止中国男足持续浪费中国纳税人钞票的连续剧?]
盛夏炎炎,骄阳似火,7月28日上午,长沙市数百名妇联干部在市妇联培训大楼六...
平生难遇到这等绝顶聪明之人!
[ 丁学良追忆:2004年春,《南方周末 - 名牌》杂志资深编辑李红平、黄惊涛等策划 5 月号封面专题《“五月花”号回航》,系统报道1980年代末代 - 1990年代初从北美、西欧回到东亚,创办“香港科技大学”的那一帮杰出科学家、教育家的故事。他们一一问我所认识的那几位,当问到张立纲先生的时候,我说:“他是我平生所遇到的很少几位绝顶聪明的人之一”。张立纲那时已是全球华人中仅有的三位“五院院士”之一。
2008年8月中旬,我正在北京为结束期约两年的“卡内基基金会北京合作项目代表”职务的繁忙之际,接到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教授(他也是“五院...
没有“牙齿”的措施等于正确的白话
[丁学良继续陪同北京居民感慨万千:
发出这条短讯的时刻,我们许多人已经料到8月26日以后,北京居民最热衷讨论的话题一定是孕期京城环境优美可不可持续的问题。果然不出所料,4 天前的《新京报》上就有环保主义份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汪广播员发表评论,验证了这些天来北京居民确实是这样焦虑且焦躁,少数人甚至去污染场所讲理。于是我又把《新京报》孕前的一篇相关评论翻出来(见附件),其中不乏一些很好的想法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