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酉蕾宁

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进入2005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

书中自有黄金屋


在文化方面,我已读、正在读以及将要读的书籍如下:

1中 国 的 文 房 四 宝

 

2中 国 古 代 的 地 图 测 绘

 

3中 国 古 代 的 类 书、政 书 和 丛 书

 

4中 国 古 代 都 城

 

5中 国 古 代 的 赋 税 与 劳 役

 

6中 国 古 代 驿 站 与 邮 传

 

7中 国 古 代 著 名 水 利 工 程

 

8西 方 艺 术 史

 

9世 界 文 化 简 史

 

10汉 字 中 的 古 代 科 技

 

11中 国 ...

Read more

请不要对我太热情


       胖胖带我去宜家,除了要填饱肚子,再就是取经了。他说宜家有一套自己的管理模式,看能不能借鉴到他的公司里?早听他说过,他不太擅长管理员工。从北欧来的宜家遵循什么模式呢?通过三天八个小时蜻蜓点水似的考察,我的直感是,宜家触手可及,宜家也保持距离。

       在我们中国,不论你走进哪家商场、专卖店,你都不能专注于琳琅满目的商品,因为总有一两双眼睛围着你骨碌碌转——有人称这是热情,在我看来却是炼狱。随便拿起什么商品看看,总有心...

Read more

把你的电脑扔下楼


昨天傍晚,正有滋有味吃着饭呢,小灵通响了,传来个娇滴滴、慢吞吞的声音:姑婆,我家电脑上不了网啦,连驱动器都打不开,怎么办呀?那一瞬间,食物给我的美好感觉被破坏殆尽!对着电话我大叫一声:怎么办?给我扔到楼下去!

        为什么我很凶很暴力?因为我恨死他们家电脑了!从购买那天开始,我就被它尽情折磨着:一会儿没声音了,一会儿连接不到服务器了,一会儿QQ不能上了,一会儿打不开页面了,一会儿找不到文件了......等等这一切,都要等着我去处理,连在北京都不得消停——凭什么呀?自个儿就不能维护吗?...

Read more

逃出高音的误区


  原载于《遵义晚报》

  对高音的崇拜最早出现在16世纪。由于罗马教廷不允许女人参加唱诗班,只得引进“阉伶”——挑选嗓音清澈、洪亮的男童,在他们进入青春期前阉割,使得他们的声道变窄、音域扩张。在基督的关照下,有些阉伶甚至可跟小号比拼高音。阉伶的流行,促进了美声唱法的改进,那个时代,也被声乐史称为“美声歌唱的黄金时期”……真是聪明不过上帝呀,赶在人家变声之前动手,便成就了多少男高音!不过,对于他们是不是可以跟着歌声一起进天堂,上帝并不关心。



  俄罗斯男高音维塔斯(vita...

Read more

为你不睡


凌晨四点我才上床睡觉,这离胖胖跟我说88已经三小时了。

胖胖在QQ上对我讲,明天就要开媒体见面会了,他正赶制幻灯片呢;新闻稿倒是弄完了,有待我把关。此次见面会对他对他公司的重要性,我十分清楚,所以认认真真逐字逐句地看那篇稿子,末了字斟句酌打过去一行字:我给你做一些文字上的修改,好不?他便很心急的回我,你觉得内容方面还是有欠缺吗?

怎么说呢?按我作家的眼光,他部下起草的这份新闻稿真不太专业,尤其在文字的表述上。但我不想加大胖胖的心理负担,所以轻描淡写告诉他,内容没什么大的漏洞,容我边改边思考。

改一个新闻稿其实不费我多少事的,可是我还要考虑别的呀,还得用文字提醒他:起来,去活动活动,...

Read more

23岁如期到来


我不太看现在拍的战争片,原因是,就连我这个半壶水军事迷也能在里面找出几处令人发笑的地方。得知《夜袭》拍成,我犹豫了几天,还是决定买张DVD片看看——谁让夜袭阳明堡是八路军式打法的典型战例呢?

         还好,这部片子基本没让我失望,它的节奏它的对话它的情节它的画面,特别是它的主演王挺(饰演陈锡联)。我认识的陈锡联是上将是司令员是国务院副总理,还真没见识过23岁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一个23岁的年轻人,在现在看来属于“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Read more

点点滴滴大剧院


胖胖除了晚上开车带我去吃饭、兜风,白天是见不着他人影儿的。我便一个人到长安街,第N次拜谒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还有横空出世的国家大剧院——绕着粼粼水光看这建筑,震撼是没有的,静且散:静是氛围,散是思维。我想起了徽班进京,想起了皇上坐在戏台下为名角叫好,陪臣们没怎么看戏,大部分心思都用在察言观色上,四周或许还游动着添茶的......正散着呢,有人拉拉我的衣袖:要不要票嘞?歌剧《江姐》。刹那间我心动了,差点儿就掏出钱来!是呀,在造价不菲的大剧院里欣赏一部歌剧,那音响效果那高雅氛围,一定叫皇上羡慕得流口水呢,可是......且慢......冷静下来...

Read more

浩然已逝,苍生一叹


这就是浩然,现代中国文学作品凤毛麟角的时期,唯他一枝独秀。有人说他是用心在写农民,有人说他是用笔在塑造农民,不管怎么样,他写了非常时期中国的农村,这一点无容置疑。对于他的作品来讲,从新闻报道的角度,你可以怀疑它的真实性;从大时代背景来看,你可以嘲弄它的附庸性。但是,你不能诋毁浩然建构出来的新农村新农民,因为那里寄托着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作家使命的担承以及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注(淡化这一点,我不认为是进步)。

浩然已逝,苍生一叹......

 

Read more

发展,你至多是个中性词


原以为由于温室效应,孩子的小手再不会冻成胡萝卜了,堆雪人也成遥远的童话,造访梅花则需到低温实验室......此次我国南方绵绵不断的冻雨又一次嘲弄了我的自以为是。气象专家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地宣布,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极端天气增多。从文字上理解,所谓极端就是热要热死你,冷也要冷死你。那么冻雨过去后,酷暑会不会不请自到?要是被我不幸而言中,天,我非得从旱鸭子速成为浪里白条才行

专家说,全球气温基本是保持一个平衡状态的,就是说,此地冷气袭人,彼地就得和风扑面。也许,用“不平则鸣”来形容南方冻雨,是比较恰当的。中科院院士秦大河多次在不同场合警告人们:“人类正在改变...

Read more

出版业走过,落英缤纷


  打开《南方周末》,仔细阅读了它对海外出版业的2007年度观察,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美国在拼命印制政客的虚伪面孔,例如奥巴马例如希拉里;日本则不遗余力打造各类流行伪东东,包括搞笑艺人欺骗大众的《流浪街头的中学生》。从这一点考量,不管过去现在将来,日美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一个假惺惺就能弥合了。由于有几千年中华文化垫底,台湾倒出版了值得一看的书,比如我就非常想拥有一本《江湖在哪里:台湾农业观察》,还有《石油用完了怎么办?——15堂你不知道的科学课》、《甲骨文》等,一听名儿就比日美的品味高吧?

  不过,出些政客的书也不是坏事。早先我看到的资料是,那个叫贝拉克.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