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宋延庆

兰德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首席咨询师。 著名的房地产企业管理专家;是GMS管理模式(房企全面管理体系)、PMS管理模式(多项目管理体系)首席研究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特聘讲师,现任兰德房地产策略机构总经理、兰德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首席咨询师。 目前,兰德机构已建立起以北京为总部,上海、山东为分公司的咨询网络,业务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并运营着房地产企业“管理门户”网站—“中国房地产企业管理网”

养老地产必须回答的几个问题


  对于养老,本人也已做出前瞻性的适当安排,而且曾多次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提醒员工:与其在网上与陌生网友聊天,为什么不拿起电话与父母聊天?扪心自问,自己做到了吗?

  原本不想介入养老、旅游、商业地产等新兴市场的讨论,非因没有思考,而是因为不想扫投资商和服务商的兴,毕竟大家都要赚钱做生意。既然要说,那就触及根本问题,谈谈对养老地产的几点看法。

  关于我国老龄化的数据,在网络上随便就能搜到,在此就不占用篇幅了。先举两个亲身经历过的事例。

  事例一:年初,作为一家房企的独立董事,在天津召开完董事会后,到郊区参观这家企业开发的一个养老地产项目。项目已建成几万平米,公寓设计很人...

Read more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核心要义:一个公式M=S﹡f


  房地产开发工作无论多么复杂,目的都是通过开发投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投资价值最大化)。那么,如何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呢?其实就是设计一个盈利模型,或破解一个公式——

  M=S﹡f

  其中,M-投资回报(利润额),S-销售额或开发规模,可理解为企业的规模,f-回报率。

  实现M最大化有两条途径:一是做大S,即做大规模;二是提高f,即做优做强。

  S(规模)是客观存在,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金量(“资金池”容量)。S值是100亿或100万平方米和1000亿或1000万平方米,因为规模基础不一样,所以是很难...

Read more

房地产企业战略、产品、管理、人力资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摘要】随着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变化,未来几年内,或将有30%的房地产企业被洗牌出局。与此同时,也必将为其他企业腾挪出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如果没有“归零”的心态和勇于创新、转型、变革的勇气,就极有可能不进则退,甚至被洗牌出局。反之,理清思路,运用系统性思维,采取一体化解决方案,变心动为行动,也完全可以实现逆市突破,迎来企业发展的新阶段、新境界。

  

  在同样的政策环境下,为什么企业发展速度快慢差距很大?同等发展速度下,为什么企业的盈利能力差距很大?无论你是企业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一般管理人员,都应该进而思考另一个问题:自己的企业怎么样?自己应以什...

Read more

房企的核心公式


  房地产开发工作无论多么复杂,目的都是通过开发投资,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其中包括投资价值最大化)。那么,如何实现投资价值最大化呢?其实就是设计一个盈利模型,或破解一个公式——M=S×f。

  其中,M是投资回报(利润额),S是销售额或开发规模,可理解为企业的规模,f是回报率。

  实现M最大化有两条途径:一是做大S,即做大规模;二是提高f,即做优做强。

  S(规模)是客观存在,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资金量(“资金池”容量)。S值是100亿元或100万平方米和1000亿元或1000万平方米,因为规模基础不一样,所以...

Read more

SOHO中国转型的原因和挑战


  SOHO中国为什么要转型?潘石屹的说法是“战略性的布局,内外部压力都有,销售税高,每年利润一半以上都交了税”;张欣表示,最大的动力是受租务市场的“召唤”。个人认为,潘、张两人基本说出了SOHO中国转型的原因,但在此还是想全面剖析一下其转型的真正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SOHO中国的散售模式确实难以为继。

  我们知道,SOHO中国自开发第一个项目“现代城”以来的十几年里,一直采取散售模式。这种模式甚至可以前溯到更早期的万通商业广场。关于这种模式的突出问题是房产的所有者、经营者、管理者分离,利益诉求不...

Read more

房企转型要先练好内功


  近年来,随着宏观调控的持续,之前过热的房地产市场逐步冷却下来,限购政策的不动摇、不放松,逼迫着不少房企开始寻求转型。笔者认为,企业顺应形势,积极寻求转型固然是件好事,但务必要先练好内功。

  眼下,虽然正在谋求转型的企业越来越多,但不转型的企业依然大量存在。某种程度上,媒体和一些专家的过度渲染也给企业制造了转型的紧迫感。其实,转型不转型,最终还得由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决定。如果企业自身认为前景无忧,或者在某一细分市场上有着其他企业难以比拟的核心优势,还不如把这一优势进一步做强,就没必要转型。

  严格地说,真正意义上的转型是指企业发展战略上的转向、转变或转移。诸如退出...

Read more

房地产市场格局将变


  目前,房地产市场格局和企业竞争格局都在发生着鲜明而快速的变化。至于企业个体而言,找准方向、调整好节奏才能迎来新机遇。

  近期,通过对177家境内外上市房企年报中的数据关系、收入结构等因素的分析,并与往年数据的对比研究,我们从中发现了企业各自的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方向。在深入分析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感觉是“格局剧变”这四个字。

  所谓格局,主要是指房地产市场格局和房企竞争格局。诚然,“降准”、降息以及5、6月份市场交易量的较快上升,是前期相关支持“刚需”的政策变化及其所引致的市场预期变化使然。这种变化对...

Read more

楼市确定已触底 但并不会反弹


特注:本文主要写给房地产开发商,不构成对消费者是否买房的建议,建议购房者绕过;本文是《南方都市报》特邀专稿,首发于7月27日,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

近两个月来,接踵而至的降准降息就像几针兴奋剂,使低迷了两年的房地产市场重新活跃起来。先是红五月、红六月,进入7月份后许多城市又出现了彻夜排队的情形;先是刚需市场悄然启动,接着是豪宅市场,随后又快速传导到土地市场,于是“地王”重现……

当下的房市就像阴霾笼罩已久的天气,终于云开雾散、艳阳高照,可谓万物生机,当然也有蜀犬吠日。

笔者...

Read more

房企产品解决方案——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投资回报率


    【摘要】所谓“新市场、新形势”,最大的变化是,原先,只要有土地,无论做什么房子,都能卖出去,而现在和今后,面对巨量库存和潜在供应量,也不能保证房子能卖出去。如果积压,正常周转的现金流可能会停止流动,企业也会像心肌梗塞一样而猝死——这才是房地产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产品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如何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如何进行产品创新,如何推行产品标准化,实现高周转和复制、连锁开发……汇总为一个问题,就...

Read more

民企与央企的牵手


或许大家已注意到,近年来,民企与央企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的已为数不少。早期有天鸿与通用、万科与中粮和五矿等;近期有德邦与中冶、融创与方兴和保利等。当然还有更多未浮出水面的合作。

民企和央企为什么要携手合作,会对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笔者要探讨的。

上海某项目可谓是合作典型。某民企获得项目土地后,苦于资金紧张,迟迟未能动工。国土资源部门的《闲置土地处置办法》虽然松紧无度,但也仿佛随时会落下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迫不得已,该企业向某央企伸出了橄榄枝。急于扩张但又缺乏优质项目资源的央企也很想合作,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合作方式就比较惯常了:央企具有实际控制权,民企有少数董事席位;项目后期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