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 局 —— 用“一元文化”论解读中共执政地位
—— 与 陈 嘉 珉 先 生 商 榷
...
作者文章归档:应学俊

札记:于丹如此解读“子贡问政”?(附视频片段)
杂谈:民主是个“烫手的山芋”
“专家、权威”们:表态悠着点吧……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多事的2008年在一些重大事件发生以后,面对社会上公民、网民有诸多质疑的局面,有三次“专家、权威”甚至是冠以“国内著名”的专家权威忙不迭地在媒体表态,似乎想以此一语定乾坤,让大家赶快别叽叽喳喳说三道四。可是,其结果都不怎么样,甚至很糟糕,乾坤没定下,质疑之声反而更多,可谓越描越黑,越描越花,真比不表态、保持沉默还好些。
● 第一次:地震“专家”表态——
面对汶川地震,国人在捐了款、献了爱心之后,必然进入事件的反思阶段,对我国地震预报工...
当专职反腐尖兵也腐败了……
当专职反腐尖兵也腐败了……
纪委——全称是“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它应当是反腐的尖兵、前哨,是倡廉的表率、楷模,是我党坚决反腐败依靠的对象和得力的抓手之一。人们心目中的“纪委书记”自然应当是一脸凛然正气,绝对两袖清风。然而...
说说“专政”与“依法治国”
究竟谁在“虚无”历史?
《环球》为何偷换“决策力”概念?
《环球》为何偷换“决策力”概念?
—— 再评“环球社评”《编织紧扣中国实际的“制度笼子”》
(原创:应学俊)
【核心提示】决策是一门科学,科学与权力无关;决策力是一种能力,也与权力无关。“决策权”与“决策力”不存在必然因果联系。《环球》偷换“决策力”概念为“决策权”,进而导出“限制权力”与“决策力需求”二律悖反,这是非常荒谬的无稽之谈,其用意何在...
评《环球》“紧扣中国实际的制度笼子”
评《环球》“紧扣中国实际的制度笼子”
(原创:应学俊)
【核心提示】《环球时报》因习总书记关于“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讲话而发“社评”,又是提醒中国政府需要积极主动的“决策力”,又是“西方经验无效论”,又是限权与决策力的“二律悖反”,又是提醒要有“足够的韧劲和清醒”,却唯独只字不提《宪法》和“依宪治国”,《环球》要说的是什么还不明白吗?
一、《环球时报》对&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