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蔡天坤

笔名:知原,1975年生,湖北钟祥人。著名网络思想家,著有《中华复兴方略》、《哲学思考》、《从血缘治国向能力治国的转变》、《中国:问题与出路》、《新社会主义》、《十字路口的中国出路》等书。

福利国家制度与消费资料公有制


       福利国家制度是由国家通过创办并资助社会公共事业,实行和完善一套社会福利政策和制度,从而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以调节和缓和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秩序和经济生活正常运行。

  带有临时救济性质的社会福利的个别因素,在近代早期已产生。但“福利主义”作为一种思潮,是在19世纪末期开始流行的。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曾导致深刻的政治和社会动荡,迫使 一些国家进一步采取了若干社会福利措施,如英国的“人民预算”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在施瓦茨的《美国...

Read more

新社会主义与新共和主义


新社会主义与新共和主义
作者: 知原

  现今网络上的左派展开了要不要“新社会主义”的大争论,极左或老左一般认为不需要“新社会主义”,因为有“科学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已经足够了,再搞“新社会主义”是多余的;新左一般较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社会主义”。
  对于传统社会主义的失败,老左们一般归为斯大林模式或后人对马克思本人思想的误解、误读;而新左们则一般认为在“科学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那里...

Read more

私有制与公有制是非辩


私有制与公有制是非辩
作者:知原
 
我们日常用的许多政治性概念,或由于翻译的原因,或由于历史演变的原因,或由于意识形态斗争的原因,或由于统治者庞好名词避恶名词的原因等等,都造成了极大失真,从而使我们的思维形成了极大混乱。要想争论问题,首先得将这些概念的梳理清楚,否则争论是没多大意义的。
一个典型概念就是封建制,封建制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在古代主要指西周时期的那种“封土建国”的制度。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联史学界在马克思的人类生产方式发展四阶段模式,即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搞出了一个&ld...

Read more

中国百年启示:建立公共政府


一、孙中山的“共和”梦: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由秦始皇开创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帝制,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
何谓帝制呢?帝制是一种君主制,就是指国家的政权属于一家一姓私有,国家的政治事务属于君主的家务事,国家的所有臣民和财物都属于君主的私有物。由于国家政权属于一家一姓私有,因此君主至少在名义上拥有至国家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有时会被权臣、外戚、宦官等架空),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不受任何约束.,君主实行终身制,并且由其子孙后代世袭。
何谓共和呢?“共和&rd...

Read more

中国政改应从县级半自治开始


  当前习近平、王歧山的反腐倡廉、打虎拍蝇深受好评,但王歧山也说过目前只是治标,治标之后是治本。治本是什么呢?就是习近平所说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许多人将未来中国的走向解读为新加坡模式,就是威权主义下的司法独立、法制化建设。司法独立、法制化建设对现今的中国当然很重要,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县级半自治。

  何谓县级半自治?就是先在县级实行类似美国的行政、议会、法院的三权分立制。每隔几年(比如四、五年)由总书记或总理通过类似中国古代的科举制的方法从每个县选拔几名(2-10名)候选人,由这些候选人组建竞选团,竞选成功者为下届县长。中央或隶属省对县长具有弹劾权,...

Read more

建立人民有权与政府有能的公共政府


 
中国近代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很多思想是很有价值的,值得我们学习和吸收。比如,他的权力分治思想、考试与投票相结合的思想、五权宪法等等。与那些食而不化的全盘西化主义者相反,孙中山先生能较好的将西方的先进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益成份相结合,并与当时的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中国的未来之路必然是站在孙中山先生的肩膀上向前走。
孙中山先生将西方的共和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相结合,将共和解释为,天下为公,国家权力是公有物,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以此作为有力武器,来反对统治二千多年的“天下为私”的皇权政治。
...

Read more

中国:寻求第四条道路


 
据说前段时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在中央高层和中国知识界掀起了一场阅读热潮,王岐山在各种场合对不同的人推荐此书。十字路口的中国似乎很希望从这本著作中寻找到某种启示。
在托克维尔的时代,存在三种通往民主政治的可能性。
第一种方案来自英国,特点是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由于保存有较为完好的贵族制度,所以在英国,通往民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对于英国而言,扩大享受自由权利的范围,是在一点一点地完成,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
第二种方案来自法国,特点是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始于十七世纪末期的中央集权化过程使法国的贵族失去了政治权力和品格,取而代之的是王权专制和行政官僚。这时贵...

Read more

公天下:中国的现实之路


  在尧、舜、禹三代时代,部族联盟首领的产生方式是“禅让制”,即在各氏部族中民主推选贤能的人作下一任首领。禅让制的基本原则是传贤而不传子,是《礼记?礼运》描述的“大道之行”的“天下为公”时代。

  禹在自己年迈时作出禅让传贤的姿态,把国君的位置禅让给伯益,但是在此之前他已任命自己的儿子启担任国家权力机构的要职。结果禹死后,启以本姓邦族和异邦联盟战胜了伯益,继承了禹的王位。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传子取代了传贤,“家天下”(“私天下”)取代了“公天下&rd...

Read more

民主的真相


 一、民主的本意:
英文民主(democracy)一词出自古希腊文demokratia,由demos(平民)和kratia(统治)合成,合起来的意思是“平民的统治”。民主制度在希腊的文化脉络里主要指涉“多数人的统治”,相对于君主制度的“一人统治”与贵族制度的“少数人统治”。
古希腊雅典的政体是民主的原型,这一民主有这样几大特点:
一、真正享有民主权力的人数是很少的,大概只有十分之一。因为广大奴隶和占半数人口的妇女是不享有参政权的,而奴隶的人数占了大多数。所以说,雅典民主是建立在...

Read more

民主、共和与社会主义


 一、“共和”优于“民主”:
在现今对西方的政治传统缺乏了解的人,他们往往只知道要民主,却缺乏对共和这个更有价值的东西的了解。他们本身其实也缺乏对民主的基本了解,而是错误的将选举、分权制衡、宪政、多党制等一切他们认为好的东西都归为“民主”,而这些东西其实是属于“共和”的东西。这些东西很多都是非民主的,甚至是反民主的。
英文民主(democracy)一词出自古希腊文demokratia,由demos(平民)和kratia(统治)合成,合起来的意思是“平民的统治&rdqu...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