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谈谈关于创意。
我们深圳提出要做设计之都,这与创意、产业都有关系。实际上在全国各大城市,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目前都已经成为继招商引资之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了,具体表现就是近几年各地不断涌现出的各类创意产业园。
“创意”这个概念全国人民已经不陌生了,但恐怕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个概念更多地是与产业、与经济、与赚钱联系在一起。人们之所以有这种印象,正是因为我们对待创意的态度,总是想方设法把它变成一种产业、让它成为创造利润的商品。比如在动漫、设计和影视领域,我们总想着要打造出一条产业链,让它赚钱,出经...
作者文章归档:陈劲松

当代住宅建筑的多种可能性——北欧行之住宅
中国开发商普遍有这样的壮志——“打造”百年不落后的住宅!记得潘石屹先生几年前曾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说某欧陆风情项目的开发商拿图纸给他看,问能否百年不落后,老潘说,你已经落后了一百年了。包豪斯运动百年以来,建筑早就不是你这个样了。话说得有点极端,但并不离谱。这次北欧之行。虽说是重点在于和佟捷一起陪孩子度假,但朋友们安排的参观北欧新住宅,还是让我颇为吃惊:在那样寒冷的地方,他们竟然把当代建筑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芬兰,赫尔辛基的现代大教堂,像是从原石中生长出来。我们一家后面有小提琴手在为参观的人演奏。
谁说寒冷地区不能用大玻璃,谁...
北欧“买房”记——也谈顶级资源的居住价值
一
了解一个地方,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阅读有关当地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资料,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二是,直接去当地体验,与当地人交流,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于职业习惯,我倒是有另外一个切实有效而且能短期深入了解的办法,就是“买房”。
早年万科曾发明过在新加坡租一套房,然后轮流让去考察的员工住的办法,当然也不错,能切实体验当地人的生活,还...
中国城市提高容积率刻不容缓
(一)
在十八亿亩耕地大限不容改变的前提下,中国城市土地一定是稀缺的,但“土地稀缺必然导致高房价”吗?这不过是一个貌似合理的借口而已。
如果说,在一百年前说这句话,还有情可原,那时的工程技术水平还盖不了三层以上的民宅,但现在的情况,从技术上说,100层的居住建筑也毫无障碍了。目前的问题是我们土地的浪费太严重,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规划的容积率过低!上海内环曾有一个明文规定就是地块的容积率不得超过2.5倍,也就是 一平方米地块的产出只能是2.5平方米以下,我们对比一下香港岛(不用比香港中环)普通地块的容积率在8-12倍就知道我们土地的利用效率只是人家的1/5。
我们一说控制房价快...
世联为什么要上市——与世联同事谈上市
首先,我特别想表达的是,自从 8月6日世联上市申请正式获得批准以来,公司各条线上的各级员工都在有条不紊地默默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持公司上市。大家的心情有兴奋、也有紧张,甚至也可能面临着外界的一些压力和疑虑。尽管这样,大家仍保持了一贯的工作状态,对于公司的平稳上市做出了贡献,我对此深表感谢。
从世联筹备上市到现在的大约两年多的时间里,世联员工一直对公司和董事会的安排有令必行。在这两年中,我们经历了艰苦的2008年,从总部到各分公司的员工,尤其...
六十周年的沧海桑田——与房地产相关的对比
六十年后,如果没有国庆大阅兵,孩子们只能从图画上看到军用枪、炮、火箭、坦克和战机。
六十年前,战火中抄底买土地的“勇士们”是彻底的傻瓜,他们成为“地主”;
六十年后,在去年金融危机中拿地的开发商成为真正的赢家,他们成为了“地王”。
六十年前,拥有大量房屋产权的人纷纷逃离海外,纷纷跳水换美金;
六十年后,海外的美金进入中国购房必须受限,中国的货币也在追逐资产。
六十年前,中国的问题是吃饱饭的问题,毛主席说农民问题是关键问题;
六十年后,中国的问题是增长的问题,温总理关心的是城市人口和农民工就业。
六十年...
中国房地产二元经济现象
一、 二元经济假说之一:产权的二元经济
与中国“城市——农村”二元经济相对应,中国房地产全貌也应涵盖“产权房地产”和“小产权房地产”。
房地产的“二元经济”,与中国实体二元经济有着充分的对应和协调性,体现为:
1. 房地产的二元市场金额规模对应于实体经济GDP规模。即,产权房地产市场的市值,对应于城市GDP总量;小产权房地产市值对应于农村GDP总量。当然,由于城市化的超速发展,部分“小产权房”已位于城市之中,以城市廉租屋的实际载体“城中村”的形式为城市GDP做出贡献,这相当于进城“劳务工”性质。
2. 房地产二元...
如影随形的副产品
一、不以意志为转移
所谓副产品,即非生产者之本意制造的产品,而是在正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必然附带产生的相关系列产品。其所造成的影响和结果,有可能是生产者完全不想要的,或意料不到的,但没有任何办法,它总是与正产品如影随形。
比如,政府出台限制别墅用地出让的措施,其本意是为了增加普通商品房建设用地的供应。正产品应该是平抑普通住宅的房价,结果却造成别墅的快速升值,拉动了高端住宅整体房价的上涨,这就是典型的副产品。这个副产品一定不是政府想看到的,也非政策制定者有意为之,但结果就是不以政策意志为转移。
政府推出经济适用房,当然是为了解决中低收入者和公务员的居住问题,与香港的“居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