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跃华

哲学学士,社会学硕士,自认为“新左派”

由人才流动“怪现象”看社会发展


  下午和一商学院老师在茶社聊天,他讲到目前人才流动一怪现象,商学院的一名MBA前天和他谈到,现在他们同学中的很多人都以找关系进国企为荣。由此,他感慨中国目前大多数人才都进了政府,或者是国企,和西方国家比,实乃一“怪现象”。

   我感觉,看似“怪”,实际上是目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病态”的表现。这里折射出两个问题:第一,还是官本位思想,或者缺乏冒险精神,求稳、求位思想作怪;第二,其深层次原因,还是社会就业难、创业难的原因导致,说明我们国家这两年民营企业无论是生存环境还是经营环境都在逐渐恶化,导致民众对民营企业工...

Read more

从QQ热看90后农民工成长教育的缺失


     在都市工作的我,因老家在苏北,身边经常会有90后农民工亲戚从老家来到都市打工。和他们近距离接触久了,发现年少的他们,文化底子不高,但是都很热衷于QQ,有的甚至是游戏。手机技术发展迅猛,基本上几百元的山寨手机都能上QQ,他们中的很多人整天都在手机上挂着QQ。

     仔细想象,也不难理解,毕竟人是社会动物,这反映了他们内在的情感社会需求。他们的年龄、人生经历也决定了他们可能在更多时候把内心的情感寄托放在QQ上。他们正处于人生中好奇心、精力最旺盛的年代,对外面世界的精彩有着无限的憧憬,QQ上存在有无数可以认识的新朋友,这一点给他们以很...

Read more

黑社会的社会学解读—以台湾电影《艋钾》为例


  “我们整天打打杀杀的,为了什么啊?”

     这是影片主人公的话语,片头和片尾分别出现了一次。片头出现的时候,是主人公问拉他入伙的伙伴,伙伴的回答是不然我们会受欺负。片尾出现的时候,还是那位伙伴,那时两人已反目成仇,他的回答是利益。

     据说《艋钾》是台湾2009年下半年比较火爆的一部片子。主题是黑社会,和香港的警匪片不同的是,里面没有出现政府和警察,仅仅是黑社会内部成员之间的故事。影片借助台湾从日据时代被“国民政府”解放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描述一个台湾本土帮派内部因利益纷争而...

Read more

招商引资重压之下的基层干部


  看到现在的日本对中国的文字、视频分析,一直相信这句话:到目前为止,日本对中国的分析远远高于中国对日本的分析。

   这集的《地方干部篇》分别选取东北和广东一北一南两个乡镇的党委书记的工作片段作为记录内容。相比之下,广东的乡镇党委书记因为自身地理位置和地域经济优势工作起来更轻松点,而东北的乡镇党委书记则工作更为艰难,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更大。

     东北的乡镇党委书记面临招商、拆迁、维稳等众多任务,而很多任务都是上面硬性指派下来,都是有时间和数额限制的。在片子中,这位党委书记为了限期完成上面交代的拆迁任务,面对为了想多要点拆迁费而拒不拆迁的“...

Read more

胜利者与失败者的人才观差别


  在1976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把曹操和孔子、秦始皇、朱元璋并列,认为他们都是对历史贡献巨大的人。

  在之前,关于曹操,他也有多次讲话,认为要为曹操正名,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甚至于1954年夏他在《浪淘沙·北戴河》一词中这样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是举世公认的英雄,他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只会在曹操之上。他关于曹操的这些言论,真可谓英雄惺惺相惜。

  同时,比较他和曹操两人的人才观和战略思想,发现有惊人的相同之处。

  我们先来看看人才...

Read more

武和平的顺与不顺


  几年前就知道武和平了,知道他不仅是公安部的新闻发言人,还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在感到惊讶的同时,对他是佩服不已。作为在这样一个强力部门工作的官员,还能有如此人文思维和丰硕成果,着实不简单。同时,自己也暗自给他们圆了一下,强力部门代表阳刚,正好需要一个人文气息的新闻发言人来中和下。

   当时就感到他很成功了,又是作家又当官。在传统中国人的心目中,“立德、立功、立业”应该是基本完满了。

   今早在看教育部前发言人王旭明的新书《为了公开-我当新闻发言人》中,讲到武和平的几个故事,才知道他看似很顺的背后,有着很多的不顺,有着很多的辛苦。

   他是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