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静

经管

“限购令”到底冷不冷?


2010年,“房产限购”、“汽车限购”真给力,把大多数人的眼球都吸引到这两个话题的讨论中来。两个限购令会成为传说中的浮云吗?
 1998年,我国住房分配首次实行货币化,标志着房地产业全面开始市场化,2001年,为了刺激消费,国家取消了部分住房建设费用,因此,房地产市场一片繁荣。经过几年的发展,房地产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壮大,并卯足了劲儿试图在中国构筑起地产行业的“通天帝国”。的确,他们对2009年的保八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转眼2010,据统计,2010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

Read more

闻“震”思“术”


北京时间201131113左右,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千年一遇”的里氏9级特大地震,虽然损失惨重,但日本民众在震灾中的淡定从容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因正如美国灾难预防专家所说,是地震文化救了日本。闻至此言,让我不禁想起我们企业的管理之“术”,要想做好企业,要想长远发展,要想临危不乱,岂能忽视管理之“术”?
管理之“道”,我们常鸣于耳边,而管理之“术”则需要我们管理者切身践行才可!日本地震,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日本国民饱尝地震、海...

Read more

从并购看人力资本管理


瑞典皇冠上的明珠被摘走之后
                    ——从并购企业看人力资本管理
本刊记者:张静
 
编前语:近年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案例每年都在递增,并购规模也在逐步扩大。次贷危机深化之后,一些中国企业发现,原来很多遥不可及的并购目标忽然触手可及。中国企业海外“抄底”的冲动再次被激活,甚至有企业家建议,应该将海外...

Read more

“得意忘形”的中西管理


“得意忘形”的中西管理
———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人力资源部高级经理王宁先生
本刊记者:张静
 
人力资源工作是否有效,不在于买来了多少所谓的先进工具,引入了多少玄虚的概念,而在于是否真正有效、高效地支持了业务。
                        &n...

Read more

罢工,是可以避免的!


罢工,是可以避免的!
张静
编前语:罢工,似乎只有在电视和教科书上见过听说过,似乎总与政治挂钩,发生率较高的似乎总是在国外。但是,近期在我国也相继发生了罢工事件,规模有上百人的,也有上千人的,所涉及的企业有民企和外企。当然,此罢工非彼罢工,且与政治无关,相关的只是企业的管理体制问题!那么,罢工是否可以避免?作为管理者,要如何做才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从而更有效地助力企业的发展呢?
 
政府声音:
温家宝总理:成家立业、买房子、生孩子是年轻农民工遇到的新问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逐步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条件。而农民工是当代中国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中国的社会财富、高楼大厦都凝聚...

Read more

用工荒,谁在慌


国际金融风暴敲响劳动关系警钟
本刊记者 张静
 
新闻背景:
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深圳的用工需求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据相关资料显示,去年第四季度该市劳动力需求人数达194.4万,求职人数为112.5万,用工缺口为81.9万。
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用工短缺开始显现,而且愈演愈烈。东莞目前缺工近30%,已接近该市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状态。拥有500多万外来打工者的东莞,缺工当在百万以上!
而在广州的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等三大行业,缺工最为严重,缺工量预计达15万!
 
记者手记:
每年春节过后总有一些...

Read more

团队管理的“杂交优势”


团队建设的“杂交优势
    ——看清华紫光如何用人
本刊记者 张静
 
清华紫光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清华大学为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成立的第一家校属企业,如今其核心业务公司紫光股份也已成功上市11年。一个院办企业能做得风生水起,他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一个校属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进取发展,依据又是什么?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清华紫光人力资源部部长周萍女士,从她精彩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到清华紫光的特色管理,从她缜密的逻辑思维中我们也许可以探寻出清华紫光的“非凡&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