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任俊正

绩效考评为什么落不了地?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在哪里?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非常多,但存活率非常低。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或者环境的原因,一批又一批的企业倒下了。应该说,中小民营企业所面临的生存压力最大。然而,一些中小企业虽然生存下来了,但是在发展中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各种多样的问题,有自身的,也有环境的。
一、总体特征:成功的老板,但不成熟的企业
作为社会中的个体,老板无疑是成功的。创办的从无到有,资产不断增多,社会地位不断增强,是社会中成功的个体。然而,作为企业来讲,却非常不成熟,甚至有些企业发展了十多年,投资分析方式还如同创业一样凭老板拍脑袋,生产管理方式还如创业期的粗放,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在低水平徘徊等等...
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为什么代替不了咨询顾问
读完这个题目可能许多人就会感到奇怪,似乎它根本不足以成为问句。因为在我们一般理解中,要成了一个企业的咨询顾问,就必须对企业所在行业有足够的行业经验,似乎应该是“没有丰富行业经验,根本没有办法做咨询顾问”。这样更符合我们的理解。譬如,你给汽车企业做咨询,而你根本没有汽车行业经验,你怎么做咨询?你给手机企业做咨询,你根本没有手机行业经验,你怎么做咨询?没有行业经验是不是咨询顾问的软肋。
这个问题思考起来就很有意思了。许多国际知名企业,如五百强的大多数企业,都曾请过咨询顾问。那么,在这些公司,行业经验丰富的专家太多了,为什么还要请咨询顾问。他们可能有着行业...
创业只有一个方向叫前
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
落地玻璃上整个房间如水晶般的透明,而窗外鳞次栉比的写字楼却让室内安静得只有计算机击键的声音。
创业是许多人的梦想,许多人寂寞的在路上。我想有太多太多的人此刻象我一样,坐在一个可以让自己安静的地方,静静思考在路上的风风雨雨。这种思考,有时是在雏鹰展翅所遭受到的第一阵痛与疼之后,有时是在小荷初露的第一阵喜悦与好奇之后,有时只是在长久奔涉低头喘气的固执与倔强之后,有时则在某一个小小梦想破灭的失落与勇气复苏之后,而这种思考必定是寂寞的。
我想说,创业只有一个方向叫前。
这时,你已经说不清什么叫战略,也已经搞不清SWOT与波特到底...
山西黑砖窑老板事件不属于管理问题
关于山西的故事非常之多,譬如某位煤老板到北京买好车一次买几十辆,买房一次买几十套等等,不同程度上显示出了山西的土财主的富有。但是最近这一件关于黑砖窑的老板的问题,显然没有任何光彩的成份。
和一些朋友聊天,沿着这一事件开始展开,竟然常常得出一个“中国企业管理不规范”的结论来。作为一个管理咨询顾问,好为人师的特征使我每次都要纠正一回,但纠正的多了,发现并不容易纠正。人们甚至会沿着这个话题扯到自己的老板多么黑心,扣了自己几元钱,自己上司多么可恶,考核了自己几分,让你不由无可奈何。
我想说的是,山西黑砖窑老板的问题,不属于管理问题,而属于法律问题,...
我国企业绩效考核总是扭曲在哪里?
然而太多的企业用起来绩效考核之后,却发现绩效考核实施效果不近人意。表现差的,差也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成了“皇帝的新装"。虽然人力资源工作者感觉到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正在节节攀升,但对大多数员工,特别是一线干活的员工来说,也就是打打分而已。打人...
天下老板一般黑?
今天一个无意的时刻,到超市买东西时,听到两个人在聊天,其中一个人对一个人说了句“天下老板一般黑”,大意是帮另外一个解释某个管理现象,就象是MBA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前一个人描述着自己在公司中面临的遭遇,大意就是工作如何努力,却得到不到表扬,该发的奖金也不给发之类。后一个人以“天下老板一般黑”为理论依据,开始展开了基于个人经验及个人亲眼看到的事实论证。
两个人约摸也就二十八九岁的样子。
这个问题应该与我无关。一是两个人,我都不认识;二是,我现在的职业状况,虽不是老板,但也不存在老板管理的问题。尽管无关,在回来的路上,还...
"锅王"自己忽悠了自己
一个检测不过是普通的铝合金锅,却敢号称是用宇航飞船的外表材料做成,售价高达599元。当26日晚央视经济频道《生活》栏目播出“无烟锅里的秘密”,曝光了演员傅艺伟所代言的“胡师傅”牌无油烟不粘锅所做广告为虚假广告时,我们才发现已经上当,于是气愤甚至愤怒犹然而生。
这也的确让人感到可气,来把老百姓的生活开玩笑。
可是,当我们冷静下来之后,会发现开我们玩笑的,更多的是我们内心里一种那种痛恨别人“忽悠”,又羡慕别人“忽悠”的矛盾心理。而再往下想,则是锅王之类的企业自己把自己给忽悠了。
...治标不治本:国企考核指标增加职工工资增长
今天看到了一则新闻,<国企工资不能只涨老总不涨员工>。据说,上海市国资委宣布,将把一线职工工资增长纳入对全市国企经营者的考核评价范围,从而推动国企在分配上适当向一线职工倾斜。
在这篇新闻之中谈到,上海一项调查表明,50.6%的国企职工在近3年内没有加过工资,最长的6年来分文未涨。与之相对,一些高管的收入却搭着企业的“效益快车”扶摇直上,与一线职工的差距越拉越大,对此,不少员工颇多怨言。
据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国企的“能人”意识,将资产保值增值的功劳全记到了高管身上,而忽略了普通老百姓。
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