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期:世界影响中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把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复兴的核心,集成IT、能源、新材料的新技术革命,但依然“远水解不了近渴”
朱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有关人士预测,2010年将会是宏观形势更为复杂的一年。首先,对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余部长的判断是怎样的?
余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现在看来,2009年,继日本、德国和法国在第2季度出现正增长后,美国第3季度实现了单季正增长,全球恢复性增长已经开始。但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
作者文章归档:朱克力
“后危机”期:世界影响中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把新能源产业作为经济复兴的核心,集成IT、能源、新材料的新技术革命,但依然“远水解不了近渴”
朱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有关人士预测,2010年将会是宏观形势更为复杂的一年。首先,对整个世界经济的走势,余部长的判断是怎样的?
余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现在看来,2009年,继日本、德国和法国在第2季度出现正增长后,美国第3季度实现了单季正增长,全球恢复性增长已经开始。但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
【基金项目】 依托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权威平台,2008年下半年以来,《新经济导刊》朱敏总编特邀国际经济法博士韩忠亮教授,共同领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分别对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北部湾等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作了实地考察和研究。这篇《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研究报告》是课题组历时五个月,深入调研天津、青岛、大连等环渤海重镇,经梳理和提炼的子课题成果之一。本课题得到了各地政府及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特别要感谢天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
“中国式改革”的忧与思
朱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
袁绪程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 教授
“改革滞后”:中国改革陷入困境
有的时候为了稳定,可能改革就不敢轻易举动,也可能为了GDP的增长,哪怕是短期的增长,改革也不敢动
朱敏:相比于中国经济在GDP上的增长速度,许多学者认为,我们的改革非但未能前进反倒停滞、甚至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开历史倒车的意味,您有这方面体会吗?为什么人们会产生这种感觉?
袁绪程:相比GDP上...
朱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
盛洪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教授
20年前,在《中国:发展与改革》杂志上,茅于轼先生看到了一篇《中国经济需要制度创新》的文章,对文中见解颇为欣赏,立即写信与作者切磋。这位作者就是盛洪。后来,茅老谦逊地说,“盛洪是我学习制度经济学的老师。”
1993年夏天,盛洪与茅于轼、张曙光等经济学家创办了天则经济研究所。1996年,天则所开始...
也许,若不是席卷自大洋彼岸的这阵风暴,金融语境主导中国经济的时代,不会这样骤然来临。于国人而言,对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感受,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
曾在国际潮流中如鱼得水的中国,经改革开放30年所积之财富,正饱受国际金融动荡的猛烈侵蚀;国内经济格局与宏调政策走向也备受国际因素制约,从而越来越让人觉得扑朔迷离。
无可置疑的是,面对国际市场和全球金融领域的激烈竞争,任何疏于防范的侥幸心理或无所作为都是谬误,其代价也将是过于昂贵的。除了尽早论证其各种可能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市场措施,并没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如何避免内外政策的单一性和盲目性,争取政策...
人们啊,我是爱你们的,但你们可要警惕呀!
——伏契克(捷克)
助手柳红说他“迂”,女儿晓莲说他“直”;理解他的公众视之为“经济学的良知”,否定他的一些人将他划入“保卫富人联盟”。在他自己看来,他只是个坚守基本职业操守的普通知识分子。
被历史洪流裹挟,未可幸免地参与其中。令他至今仍深以为愧的事情,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参与对其恩师兼挚友孙冶方先生的批斗。尽管斯人已去,他依旧将过往的&l...
匡正舆论误区,金融逻辑 PK 货币战争
朱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执行总编):据我所知,您的新书《金融的逻辑》,主要是根据当前中国热点问题,基于金融学逻辑,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经济所作的冷峻思考,得以在金融危机拐点乍现的背景下出版。
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
|
||
迷思(外一篇)
|
||
年初为《新经济导刊》制订编辑计划时,将6月号选题的关键词定为“夯实内需”。 |
摘要:这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国时代。为争取相应的能源定价话语权,中国作为世界能源的生产与消费大国,将会不可避免地遭遇一场能源金融博弈战。就在这场实力与利益的较量之中,金融能源战略的选择与博弈策略的把握,都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所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纵深命题:随着国际金融博弈日益加剧,中国能源金融战略究竟应该如何谋划、如何抉择。
关键词:能源金融 石油定价 能源安全 博弈
中图分类号:F206
一、解围篇:国际油价波诡云谲的背后玄机
令人不解的是,早在2007年下半年次贷危机就已经开始,为什么直到2008年国际石油价格还在飙升呢?这里存在怎样的利益博弈或金...
智·局
“智”者,知日也。译成现代汉语,理应是洞悉时机之意。一个人倘若身陷困局,智与不智,全在乎能否审时度势,相机抉择,进而化弊为利。
可见,智者是真正意义上的识时务者,是不失时机地深化改革者。
全球经济形势突逢巨变,随时局拐点汹涌而来的,是人们对变法之希冀,对改革之诉求。近来拜访魏杰先生,问及他对中国经济有何预判,这位经济学家回答得颇具谨慎乐观意味:2009年以后中国经济会有一个新生。言犹未尽,透着知识界对改革契机与时代进步的殷殷翘企。
尊重市场,继续改革,无疑是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