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葛红兵

葛红兵教授1987年起先后师从曾华鹏、许志英先生等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研究,出版专著十余种,另有多卷本《葛红兵文集》及自选文集《正午的诗学》面世。
葛红兵教授近年主要研究方向: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思潮与当代文艺评论,出版专著《五四文学审美精神与现代中国文学》、《障碍与认同――中国当代文化问题》以及文学艺术批评文集《轻快的柔扳》、《荒诞的真实》、《维那斯的抽屉》等,系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新生代批评家。
二、文艺学,出版专著《文学史学》、《文学史形态学》以及文艺学教材《文学概论通用教程》,系中国最早从事“文学史学”研究并参与“文学史学”学科创建的研究者之一。
三、哲学人类学,已出版随笔集《人为与人言》。
四、《葛红兵海外日记
春秋笔法人间大书
云南以南 四方之方
中国文学:缺伟大作品,更缺伟大读者
关于这一问题,葛红兵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随着普通话前所未有的强势,形成了中国大一统的普通话写作。它是言语的强势,同时也是语言的强势,语言的大一统,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大一统,这就使得过去那种丰富的复杂的多民族多地方的民族叙事、地方叙事,渐渐在湮灭在强势之中。民族叙事生活的丰富性,抒情生活的丰富性,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如果说当代文学在退步的话,那么这方面是很严重的退步。但是,我们还是要看到,专业性的文学写作的确是在进步当中。”
葛红兵认为中国当代文学有它的进展,不应完全否定。他说:“尤其是经过上世纪80年代文学本体性的运动后,重视文学本体的进展,叙事技...
女代表:你为什么不想退休?
有的说,女人要和男人同权。这个我赞同,至少不敢反对。
有的说,女人比男人长寿,应该享受更长的工作权利,所以,要延迟退休,延迟得比男人更迟。这个我也不敢反对。
但是,代表同志,你这样说话的时候,你说你是代表全体中国女性,我就要反对了。
你在岗,是做官的,所以,你位高权重不想退休。
你在岗,是做老板的,所以,你有钱没必要退休...
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
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
葛红兵
中国没有独立的文学教育学科,中国文学教育同语言教育混融为“语言文学学科”,文学教育亟待与语言教育脱钩独立。中国式语言与文学混融的教育已经严重滞后于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
物业税:大众认识有严重误区
在天、地、人之间纠结(葛红兵的《上海地王》)
在天、地、人之间纠结
——读葛红兵的《上海地王》
三糊涂
天、地、人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在儒家那边,理论上似乎解决了,但是在政治与社会实践上却执行得一塌糊涂,以致于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它庞大而厚重的废墟之下挣扎。一句话,理论的先天养分不全,导致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气喘吁吁。
看葛红兵的新作《上海地王》,发现,居然也是在天、地、人之间纠结不清呢。正如作者后记中所言:“完成第一部之后,我犹如经过了地狱,灵魂在城市上 空游荡,无处安妥的悲哀攥住了我;而第二部的撰写则让我得到了灵魂的放松,地上的‘安居’让我开始领略大都会的‘美’;到第三部的时候,我已经得到解脱, 我的灵魂将会栖居...
文强之流:其罪当诛,执行可缓
死刑问题,世界上争议很多,但是,越来越多国家(地区)在废除死刑,应该说废止是潮流,是未来方向。当然,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到讨论这一问题的时候。但是,思考死刑问题,从现在开始,却不是什么“超前的”事情。
人类是否有权以一部分的名义取消另一部分同类的生命权?杀人者之所以有罪,是因其逾越人的权限剥夺同类生命,那么判处死刑呢?二者的实际逻辑是一样的:我们正以尊从杀人者逻辑的方式惩罚着杀人者。
&n...
影视观赏中的伦理逆反现象
观众的伦理逆评价与“道德批评”问题
(发言提纲)
葛红兵
何为“逆评价”?观众对主人公道德评价出现逆反,作者主观上塑造的正面人物却反而受到观众负面评价,情感上观众希望他失败,并不同情和支持他,而作者主观上塑造的负面人物,观众却给予正面评价,情感上希望他获胜,同情甚至支持他的不义之举。这种现象在观众接受中经常发生。何以会出现这种现象?
2000年5月我在《商丘师院学报》发表《纯粹伦理通论》一文,试图通过对纯粹理论和规范伦理的区别来解释“身体写作”中的非伦理化倾向。后来在这个思路下,我写作了《论道德批评》一文发表在《南方文坛》,该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