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葛红兵

葛红兵,1968年生,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学者、作家。文学博士(1998年),教授(上海大学,2001年),硕士生导师(1999年,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2003年,上海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
  葛红兵教授1987年起先后师从曾华鹏、许志英先生等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研究,出版专著十余种,另有多卷本《葛红兵文集》及自选文集《正午的诗学》面世。
  葛红兵教授近年主要研究方向: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思潮与当代文艺评论,出版专著《五四文学审美精神与现代中国文学》、《障碍与认同――中国当代文化问题》以及文学艺术批评文集《轻快的柔扳》、《荒诞的真实》、《维那斯的抽屉》等,系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新生代批评家。
  二、文艺学,出版专著《文学史学》、《文学史形态学》以及文艺学教材《文学概论通用教程》,系中国最早从事“文学史学”研究并参与“文学史学”学科创建的研究者之一。
  三、哲学人类学,已出版随笔集《人为与人言》。
  四、《葛红兵海外日记

2009年中国文坛热点问题述评(二)


 

两种态度:五四运动九十年与当代文学六十年纪念

2009年时中国新文学诞生九十周年、当代文学诞生六十周年,文坛、学界及高校以会议、出书和著文的方式了纪念和回应。一样回顾,两种态度,意味颇为深长。由《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和《历史研究》杂志主办,郭沫若纪念馆协办的“五四的精神遗产”座谈会及北京大学举办“‘五四’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引人注目。赶在这个节点上有关五四运动的专著有三部,一是陈平原、夏晓虹主编的《触摸历史:五四人物与现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一是杨念群著的《“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世界图书...

Read more

2009年中国文坛热点问题述评(一)


文坛三分格局的形成与文学创意写作学科的创生

 

——2009年中国文坛热点问题述评

 

葛红兵1 许道军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已经充分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中国自然难以风光独好,在这个特殊背景下,中国迎来现代文学(“五四”运动)诞生九十周年、当代文学(新中国)诞生六十周年。这可能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暗喻。五四运动与新中国的建立对中国新文学特别是当代文学的决定性影响,关乎着中国大陆文学也牵连着世界华语文学的发展,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中国作协、文学媒体、众多高校、两岸四地及海内外汉学家纷纷以不同规模、不同形式做出回应。来自不同地域、不...

Read more

戴志康,新地王的玄学世界(孤山梅海)


    2010年2月1日,戴志康以92.2亿拿下新年上海最贵地,,戴志康以92.2亿拿下新年上海最贵地,成为全国首屈一指的新地王,对此,外界诸多猜想揣测,议论纷纷:这位特立独行的金融教父和地产枭雄,在他的内心世界究竟在思考什么,他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n...

Read more

思维的断片


1、师生关系:
中国人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来自古代宗法社会师徒关系,依然保持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命意。但我本人相信,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自“同道”,所谓“道不同不相谋”,同道而行,是师生关系的基础。

2、选举法修改:
农村代表人数比例应该提高,城乡代表比例应从4:1逐步改为1:1——这样可以增加农民在政治体制中利益表达的能力;同时,应该给农民工工作地投票权,在工作地工作或者居住满半年就可登记在当地投票,这样可以提高农民工在当地政治生活中的发言权,切实保护农民工利益。

3、教育经费问题
大家都在提教育经费如何用到gdp的4%,我却要提教育界应该想想如何用好这4%。
首先是要想农村倾斜...

Read more

水泥拯救中国


   从欧洲回来,有两个东西印象深刻:

   一是人口起源比。人家的土地资源、深林资源等等,资源跟人口的比值,或者说,单个人占有的自然资源比我们多,这个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而且永远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要求我们要比别人更勤劳,更吃苦。这是我们的命运。

   二是人家的老建筑多。人家的建材,人家的老建筑,建材主要是石头,石头让欧洲比我们富有,欧洲到处是几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为什么?石头比砖头持久,耐腐蚀,他们一代人造房几代甚至十几代人可以居住。这样,下一代的人可以住在上一代造的房子里,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科技创造、思想发明上。

...

Read more

流动的运思——高迎春的绘画


流动的运思

 

高迎春首先是一位军旅画家,他的绘画从军队起步,军队给了他绘画的灵感、绘画的精神,也给了他绘画运思的起点。与同龄的大多数艺术家一样,他早年接受了严格的写实绘画训练,具有扎实的写实功底,这一点在他早期军旅题材作品中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绘画从表现军旅生活,从对军人品格的讴歌、军队精神的讴歌开始。这一时期,高迎春的绘画运思比较理性,显示着现实主义画家主题绘画的特征。

高迎春同时也是一个乡土中国的描写者,一位风情画家。他对故乡山东的风土人情寄予了无限的艺术激情,家乡的大海、山峦、村落、渔船在他的内心发酵,无不激发着他的诗情,这个时候的高迎春更像一个激情澎湃的诗人,激...

Read more

伦理学:伪学问抑或比尼采更为伟大的……


   实际上,伦理学到尼采,就终结了。

   在尼采看来,灵魂不过是身体的一个器官,一切人的行为都是身体的行为,所以,伦理学在尼采那里是没有地盘的……

   尼采说过这样的话:道德不过是弱者用来限制强者的托词。

   伦理学针对灵魂,针对“何为善”的所谓“根本问题”,相信灵魂对身体的管辖权,相信身心二分和灵魂中心,如果一切行为都是身体极其部件“大脑”的功能,的确伦理学是非常可疑的。事实上,人并不难知道“自己是什么?”人只能认识人如何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这是人的局限,人如何由好变坏或者由坏...

Read more

南通春节风俗


   腊月二十三:

  送灶神(一说为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

  掸陈(尘)——“陈”和“尘”的南通同音,“掸尘”是一个实际的打扫卫生的活动,同时也更是一个“掸陈”(去旧以备迎新)象征性仪式。

  之所以这天掸陈,是因为从这天开始,地上的神大多数要上天“言好事”,向玉帝汇报过去一年地上发生的事情,乘着神离开的时候,家里可以翻天覆地整理打扫一下,这不会惊扰各路神灵。

 

  腊月二十五:

  “烧利世”——到田头烧火,希望来年风调雨顺,田间多收获。

  腊月...

Read more

中国高校中文教育亟待改革


中国的大学中文专业已经连续三年位列“学生就业前景最黯淡”专业前十名,为最严重过剩专业之一。

      我说过一句话:中国的高校中文教育再不改,会被学生抛弃,高校中文教育会没饭吃。

     

      这个社会不需要文学教育?文学对这个世界无用?不是的。问题不出在“文学”身上,而出在我们的“教育”身上。是教育出了问题,而不是文学出了问题。

 

&...

Read more

章子怡被“扫黄打非”,章迷去了哪里?


章子怡被“扫黄打非”,章迷去了哪里?

 

葛红兵

 

章子怡被“扫黄”了,泼墨这等事儿在中国是很奏效的,一泼一个黑,百口莫辩,说有曰无,说无曰有。

章子怡被“打非”了,一揭“地震捐款”这事儿,全民都愤怒,地震捐过款的激动,地震一毛不拔没捐过的也激动。

章迷阵容庞大,但是在扫黄打非面前全体沉默,他们成了王小波笔下著名的“沉默的大多数”。

可见,这场扫黄打非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幕后是高人操盘。

 

从泼墨和揭绯、揭黑的手段来看,应该是一场民间的而非官方的扫黄打非,是由民间操盘手操作完成,也以民间恩怨为导火索。

 

既然如此,我们的半官方...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