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葛红兵

葛红兵,1968年生,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新生代学者、作家。文学博士(1998年),教授(上海大学,2001年),硕士生导师(1999年,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2003年,上海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贵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研究会理事。
  葛红兵教授1987年起先后师从曾华鹏、许志英先生等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研究,出版专著十余种,另有多卷本《葛红兵文集》及自选文集《正午的诗学》面世。
  葛红兵教授近年主要研究方向: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化思潮与当代文艺评论,出版专著《五四文学审美精神与现代中国文学》、《障碍与认同――中国当代文化问题》以及文学艺术批评文集《轻快的柔扳》、《荒诞的真实》、《维那斯的抽屉》等,系中国当代有代表性的新生代批评家。
  二、文艺学,出版专著《文学史学》、《文学史形态学》以及文艺学教材《文学概论通用教程》,系中国最早从事“文学史学”研究并参与“文学史学”学科创建的研究者之一。
  三、哲学人类学,已出版随笔集《人为与人言》。
  四、《葛红兵海外日记

海南应限制外地、外籍人士购房(政府回应谏言)


    海南在国务院批准“国际旅游岛”规划之后,出现了房产升温,进而出现明显泡沫化倾向,本博为此撰写了博文。葛红兵:房地产泡沫之利给谁?破裂之害又给谁?

   文章中,本博主提出如下观点:

 

   泡沫不可怕,可怕的是泡沫的破灭由老百姓来承担,以及泡沫利益被特权阶层占有。

 

   提出如下建议:

 

   我的观点:海南应该限制外地人、外籍人购房,甚至全面禁绝,尤其是外籍人士购房。

   应考虑全岛居民分享...

Read more

中国未来:命悬艺术创造


    世界的未来趋势:
    一是体力劳动会越来越不值钱。这是机械自动化带来的趋势。机器手可以代替人手,人手就越来越便宜。前几年出现的反向过程,中国劳工代替西方流水线的情况,是特例,不可持续。这种方法只能让体力更加不值钱。比亚迪汽车用中国劳工换下自动化流水线上的工人,号称创造了最便宜汽车,这是竭泽而渔。
   
    二是技术劳动会越来越不值钱。技术人人都能掌握,技术也会不值钱。比如汽车、家电,以前被看成是高科技产品的手机,等等,越来越不值钱,说明,可复制的技术...

Read more

甄子丹新片《锦衣卫》观后


人间的血与天上的义

——《锦衣卫》观后

 

葛红兵

 

 

 

讨论武侠/功夫片我们首先要有两个区分。一是天上的义和地上的义,两种义的区分,天上的义是由神的十字架救赎来演绎的,讲的是宽容和怜悯,而地上的义是由人的血和泪来建构的,讲的是快意恩仇,武侠/功夫片必然崇尚“剑”和“血”,因为它遵从地上的“义”;第二个区分是地上的义的两种分野,地上的义又可以分为法内和法外两种,前者基于法理,后者基于侠义。这种二分法显得有些简单,但是,在过去的类型电影中,它非常有效:侠选择地上的义,选择法外的义。但,这也构成了类型电影的狭隘。

《锦衣卫》作为一部电影,在...

Read more

欣闻仇和谈地产:泡沫之利给谁?破裂之害又给谁?


    我写过不少关于房地产的文章。几年前就开始了;这个和我多年前研究中国户口制度联系在一起,当时,我就发现,二元户口制度让中国出问题,二元土地制度也会让中国出问题。

    户口的问题,10年前,我写了一些文章,不少被一些“内参”转载,我还参加过一些高层的讨论,因为参加过高层讨论,包括公安部的讨论,后来,户口改革的文章我就不写了,因为当时的感觉是迟早要改。

    我就转向地产制度的研究,用三年写了一个小说《大都会》,就写地产制度。小说是副产品,就像当时写《我的N种生活》是研究户口制度的副产品一样...

Read more

苏珊大妈超越汇丰银行:她的名字叫创意产业


中国人相当可怜:我们为全世界生产鞋子、衣服、冰箱,等等,但我们在为全世界打苦工,因为我们数万工人生产得到的也许还不如一个苏珊大妈。苏珊大妈演唱会每秒钟的收入是140英镑,而我们的工人在流水线上工作12小时,工资可能还不足一英镑。

我们的可怜还在于,我们没有“想法”,我们天天在工作,给孩子上学、吃饭、穿衣,但是,我们做的谨此而已,孩子的脑子里,装的却是《2012》、《阿凡达》。我们生了孩子,养了孩子,但是,他们却是受的西方的IDEA。

第一财经日报》财经日报两位记者周芳、官平发表的采访报道证实,创意产业发展到今天,经过十年劲爆增长,已经可以和金融产业抗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全世界的电视节...

Read more

我看谷歌退出中国


   我是个学者。学者,最痛苦的就是找资料,我近年对学生写文章,做研究,最不满意的地方,也是资料,资料没有新发现,你的“新”的支撑力度,就减掉了大半;资料说不了你要说的话,强说,那不是科学方法——你的方法可以让老资料说新话,但是,多数时候,新资料改变了你的“方法”。
    但是,我知道找“资料”的难处,我在上海,上海的图书馆系统非常发达,但是,我常常还是为资料发愁,花很多的时间是跑在路上,在复旦、上图等图书馆到处找。
    想到做博士论文时候的难处,上图书馆,摘书,做卡片,最后卡片成灾,整理一次卡片,...

Read more

蒋介石与瞿秋白的旅俄日记


    蒋介石1923年率沈定一、张太雷等赴俄考察。

    蒋介石的日记非常有意思:

    8月30日日记中有:十一时至揩恨有。午正,太太鲁斯克也。三时半,至屋姆斯克,过屋琶河。六时半,至托拉盖近恨斯克也。经赤塔后,改用莫斯科钟点,较中国近三小时。

    31日记有:晨,过淡孟痕站。九时,客姆渭写路弗。(午后)一时,至爱客推令泊路吾,为由亚洲至欧境第一大站,其地在乌拉尔山之东。六时,至写利也站,及至败路明,已夜深矣。

   ...

Read more

电力短缺与山西煤老板与龚刚模律师案


    最近,看到一则报道,浙江商会把山西和迪拜一起列入投资风险区,警示浙商不要去该区域投资。为什么在中国,竟然出现了和迪拜一样“风险”的区域呢?这个风险来自哪里呢?报道称:“违背法律精神和市场公平自愿契约原则的煤改政策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风险!”这是我们常说的“政策风险”。

  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下属的浙商资本投资促进会发出《致全球浙商公开信》,信中将“山西省”列为2010浙商投资预警区域的候选地区,信中说:“对于山西煤改的方向,我们毫不质疑。但我们对于山西煤改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我们深表担忧”,此封公开信中称,该协会根据会员的反映和调查之后认为,...

Read more

一个与三十万个(我们该如何研究二战史)


    我写过两篇文章,一篇是《我们该如何纪念二战?》,一篇是《我们该如何纪念内战?》。我现在想写的是,我们该如何研究战争史?

    我到过欧洲很多国家,在那些国家旅行,到处都能看到二战纪念物。但是,这些纪念,有两个共同点,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因为它们和我们的纪念不一样:一是,到处都在纪念个人,从大英海军博物馆到乡村小教堂,那些二战纪念都是针对的有名有姓的死难者个人,无论他们是平民还是军人,他们都是有名有姓的,我在英国的乡村小教堂都能看到那些在二战中死难的人士的名册,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简单地纪念“群体”,“民族”,而是在纪念每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