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娄刚

博主虽然也有个洋名儿,却是百分之百中国制造。当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误打误撞,进了金融圈,不过到现在也就算圈儿里的一个文人。   工作中多是用英文发表文章,且拘泥于诸多束缚,又常常被媒体扭曲。很多中文主流媒体虽然时常约稿,却又因为本人下笔直接,行文不留情面,很多时候最后还是不敢原封不动的发表。   2009年1月,在几个朋友的多番怂恿下,鼓起勇气,开通了人生的第一个博客。希望借助这个平台,直截了当的,不被扭曲的,用母语发表自己的意见。

2008.07.07:全球通胀与全球治理


正在发生的通胀现象,是经济全球化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通胀。全球央行需在货币政策上高度协作,以最终解决困局;中国则应首先理顺价格信号

  在短短几个月里,通胀这个在过去十几年已经被淡忘的“坏孩子”,一下子从房间的角落冲到了中央。
  全球通胀率飞速从2007年1月的2.4%上涨到2008年4月的4.4%。更令人担忧的是新兴市场,这个历来被认为是全球通缩力量的发源地,正在经历着更为严重的通胀问题。MSCI新兴市场指数成员的25个国家的平均通胀率,已经从2007年1月的3.4%上升到2008年4月的6.4%,而这25个国家里已经有9个国家的通胀率冲过了10%的消费者心理防线。实体货物和...

Read more

2008.08.04: 回归估值


市场反转的必要条件依然是估值水平。通胀环境下的中国股市仍未到绝对估值低点,短期投机尤为不利,但跨周期投资机会已经出现

  上半年,A股暴跌。A股市场蒸发总市值高达18.4万亿元,近乎“腰斩”的跌幅,在全球上规模的大型股票市场里面首屈一指。港股亦受殃及,跌幅深达24%。有趣的是,大批从前在上证综指6000点看多,5000点看多,4000点也坚持看多的专家纷纷转调看空。甚至有人开始说2000点也未必是真正的“政策底”。
  市场里面充满各种意见。在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意见转变本来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这么多“专家”在股市“腰斩”以后转向看空,更像是集体心理崩溃。大家到底还看不看估值?六...

Read more

2008.09.01: A股和港股:估值的世纪握手


随着A股的国际化和港股的大陆化,两地市场已显现出强烈的相关性。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展开与市场条件的逐渐成熟,A股市场的估值和国际市场的定价机制,正在以一种不可逆的方式逐渐接轨

  没有永远下跌的市场。虽然A股现在行情不好,但在大的经济趋势向好的前提下,长期向上的势头是必然的。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A股的定价机制正发生彻底变化。投资者对A股在下一轮上涨中会回到什么样的估值水平,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A股会有什么样的估值取向?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深度国际化的香港市场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港股和A股,这两个曾经互不相关的市场,随着A股的国际化和港股的大陆化,已经显现出强...

Read more

2008.11.10: 国际金融监管者的救与赎


在贸易和金融高度全球化之下,一个类似“世界央行”的组织必须出现,负责协调各国的货币政策步调、利益平衡和多边跨境金融行为的监管,并逐步统一监管口径

  全球金融海啸挟威而至,在欧美金融体系面临崩溃、各国切实利益面临威胁的巨大震慑之下,各国金融当局终于打破了各自为政、隔岸观火的惯例,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达成共识并采取行动,打响了全球金融保卫战的“第一枪”。
  面对危机,当下全球的金融监管者应该做的,可以分为救和赎两个层次。
  救的是眼前分崩离析的全球金融体系和走向严重衰退的世界经济,这是治标;赎的对象有二:一是全球化以来发达国家过度投放货币和举债,姑养金融巨鳄的孽果;二是各国金融当局...

Read more

2008.12.08: 4万亿勉战内忧外患


市场的强大力量正把整个世界吸进衰退的黑洞,中国经济虽勉强继续增长,但内忧外患交迫之下,也正在向衰退的边缘迫近。A股和港股市场整体前景不乐观

  国家公布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后,国内A股市场为之欢腾,并终于走出了一波像样的反弹。深受熊市煎熬的投资者欢欣鼓舞之余,开始惴惴不安地憧憬市场反转和下一个大牛市的来临。但纵观内忧外患,笔者尚不敢过早乐观。
  全球经济已经走过关键的拐点位,经济下行的通道已经打开,市场的强大力量正在把整个世界吸进衰退的黑洞。中国经济虽然勉强独树一帜,继续增长,但进入第三季度,中国国内经济突然开始加速下滑。短短两个月里,国内电力总需求从两位数的高增长变成10月份...

Read more

2009.01.05: 净化市场正当时


中国人搞了十几年股市,走完了人家上百年的历程,不能不说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可在监管方面,尽管努力多年,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治环境。当前的危机,实际上对市场经济中的法治和有效监管是一个警告。要稳定当前股票市场运行,除了出台“利好”政策,还必须净化和完善其市场功能,才能稳定市场信心。
  市场低迷的时候,由于资金链紧张,各类非法证券活动更容易暴露,是监管者发力的好时机,比任何救市措施都更能稳定投资者信心。此举更可以为下一轮经济加速以后的牛市行情做个好的铺垫,更好地促进市场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证券违法实质恶劣
  证券违法是指证券市场参与者,包括经营机构,证券登记、清算机构及证券发...

Read more

2009.02.25:澄清:我没说中国半数房企要倒闭


http://space.tv.cctv.com/video/VIDE1235571902146523

 

近日网络标题党引述我在CCTV2的采访,说我称中国一半房企将倒闭,是个误导。我的本意是房地产市场必须整合,政府和银行要引导大吃小,小发展商必须退出,以控制系统风险。

 

资金压力肯定是非常大的,我们曾经作了一下简单测算,大概全行业的话,基本上从手头上的流动资产,就是速冻资产吧,就是说现金加上现金的等价物,它基本上还不足以来偿付整个行业在一年以内到期的银行的债款的还贷,也就是说他面临着非常严重的资金问题,应该说资金短缺是一个普遍问题,不是个别问题。

 ...

Read more

2009.03.02:“黎明前的黑暗”不美妙


政策刺激很难增加企业盈利以及促使股市上涨,而市场规则推动的产能削减,又会带来剧烈的阵痛

 

经济复苏有两种解释,一是GDP增长的恢复,一是供需双方再平衡的过程。经济学家预测2009年下半年经济复苏,指的是GDP增速在诸多刺激因素下出现恢复性增长,而不是经济实现再平衡进入可持续增长的通道。鉴于G3国家(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仍旧面对巨大的下行风险,经济结构调整、达到再平衡状态,进入可持续增长通道,至少是2010年以后的事情。
  随着近期国际经济形势逐渐恶化,外需萎缩的风险逐渐显现。市场经济的弊端,是供需平衡的调整过程非常残酷。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会起到“止痛”的作用,但是不...

Read more

2009.4.13:要不得的自满


经济还没有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政策转向正确方向才刚刚开始,外需的快速下滑并没有留给中国太多时间

 

  最近生产性经济指标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企业生产(PMI)、流动性(贷款)和投资(FAI)都呈现出向好的势头。中国资本市场也是涨势一片,貌似金融危机不仅被克服了,还成就了一个民族的崛起。

  然而,金融危机远未结束,对抗危机的宝贵时间正在快速溜走,自满情绪会让人们丧失对抗危机的最佳时间。

  增长模式必然转型

  尽管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因为在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的投入不足,中国人的消费一直难有起色。勤劳的中国人民在拼命工作,拼命生产,赚了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