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娄刚

博主虽然也有个洋名儿,却是百分之百中国制造。当年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下,误打误撞,进了金融圈,不过到现在也就算圈儿里的一个文人。   工作中多是用英文发表文章,且拘泥于诸多束缚,又常常被媒体扭曲。很多中文主流媒体虽然时常约稿,却又因为本人下笔直接,行文不留情面,很多时候最后还是不敢原封不动的发表。   2009年1月,在几个朋友的多番怂恿下,鼓起勇气,开通了人生的第一个博客。希望借助这个平台,直截了当的,不被扭曲的,用母语发表自己的意见。

2008.09.04: 中报:就是一块遮羞布


奥运落幕,盆满钵满的金牌掩盖了些许中期业绩的惆怅。51面金牌给中国人20年来卧薪尝胆的突围,崛起,最后站上世界之巅加冕,也给前几年喧喧嚷嚷的大跃进式业绩增长画了个不折不扣的句号。

我还记得一年前我发表报告把A股业绩称作皇帝的新装,一度在国内引来不少众怒。今天算算,A股可比公司加总后,上半年业绩除去税率变动因素(以税前利润计)增长不过8.4%。和去年显赫的78.1%比起来,还真的只够遮羞的。

好汉不提当年勇。今后中国利润怎么走?把握股市未来12个月何去何从才是考验投资者眼光和胆识的机会。

我在这里有几个大胆的假设。第一,利润衰退远没有结束。09年的一季报将要在可比税率上考验上市公司的真实...

Read more

2008.09.16: 忍耐是一种美德


上周五我发表英文报告,对地产和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结果不容乐观。建议集体沽售。本来我以为这次唱衰又会象从前一样惹来骂声四起,结果周末的美国金融业大洗底让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每个人看个目瞪口呆,根本没人有工夫理我。用我一个做私墓基金的邻居的话说:“这市场已经吓傻了,连骂人的力气都没了”!

其实一直到这个周六,雷曼出事之前,还有很多“顶针”的客户在和我电邮大战。“你凭什么说国内地产市场会价量齐跌?万科减价后市场热烈的反应就是需求旺盛的力证!”;“你需求正弹性的说法是不合逻辑的”;“我的模型显示很高的投资价值啊!”;等等、等等。我到后来在Blackberry上打字打到拇指酸痛,就给所有人丢一句...

Read more

2008.09.22: 从烧饼理论谈国际反弹


忘了是谁先向我推荐的。总之烧饼理论就是两个卖烧饼的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互相交易,因为价格不断上涨,市场暂时放弃了对烧饼到底有多少内在价值的关注,从而打破了市场对“烧饼不值钱”的共识。烧饼的熊市格局就此打破。然而,卖烧饼的必须不断投入大量现金来维护这个市场的价格。这显然是不可持续的。

 

过去几天反弹的逻辑和烧饼理论同出一辙。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卖烧饼的身上,而烧饼本身变成什么样已经无人关心了。

 

今天一早,就收到一个朋友的“慰问”。曰:“你看人家别的策略师都翻多了,就你还死顶。这混账市场谁也输不清楚。能涨几天算几天呗,你到时候有再翻空也来得及。这么容易赚的credit你...

Read more

2008.10.20: 看平的境界


2008年109日,在MSCI中国指数一个月里急挫30%以后,在全球央行统一减息以后,我开始改变一向看空的观点,开始看平。那一天,我开始认为市场对估值的认同和对政策的认同会开始和对经济衰退的恐惧形成对峙。这个对峙时间恐怕会很长,而且争夺会很激烈。我把它称之为一个“宽幅且剧烈震荡的U形底部”(但是我同时大胆的假设下跌的幅度会在15%以内)。虽然说起来很拗口,且容易被人指责为骑墙,我不以为然。看平嘛,其实就是骑墙的同义词,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没有人能在市场里永远都有鲜明的观点。吃不准的时候,就骑着墙看热闹。至少不用当炮灰。

 

市场随之进入让人大跌眼镜的暴涨暴跌。这边厢刚出来个新...

Read more

2008.10.21: “地产新政”仅此而已?


“保投资,不托市”似乎已经为地产新政定调。这六字方针虽然让政府里外做尽了好人,其实是个相当骑墙的策略。政府凭一己供应廉租廉售房的力道不可能和市场的缩量下滑抗衡。所以我认为,不托市,就保不住投资。困局不破,很快会变成死局。

价跌量缩,价涨量升,是房地产销售的主要特点。这是由它除商品特性之外还有资产特性决定的,是个基本规律。在美国这样,在中国也不例外。当前房地产行业已经陷入了购房人持币,投资方迟疑,发展商绝望的多方僵持的困局。按照自由的市场规律发展下去,必然价跌量缩,是一个可怕的后果。其对未来的国民经济稳定增长,尤其是中国能否安然渡过全球金融海啸之后的全球经济衰退期,形成了一个巨大隐患。消费...

Read more

2008.11.03: 底部是在对峙中铸成的


市场波动之甚,莫过于十月份。别说是沪指,恒指,就连道指代表如此巨大的市值的所谓“参照系”指数都惊险迭出。振幅之巨,跌幅之深为上世纪大萧条之后所未见。

然而,如我所预期,在乱象纷呈的巨大震荡之后,市场的牛熊对峙中期格局已经基本形成。要想打破这个对峙,决非易事。

首先是便宜的估值和来自降险减杠(de-risking/de-levering,的确拗口,不过这是我能做出的最好的翻译了)的抛压已经形成了对峙。当前的市场已经相当便宜。即便看市净率,也是远远便宜过1998年金融危机的底部。减杠,也就是冒险资金还有多少空间从新兴市场出逃,是个很没谱儿的问题。没有一个人能给出精确的测算。我个人的大概估算...

Read more

2008.12.03: 别理会“求救英雄”


中国普通百姓,弱势群体,可以救,应该救,必须救。股市和楼市不用救,也救不了。经济好了,股市想不好也不行。经济不好,股市再好也是虚假繁荣。国家不能在内忧外患的时候浪费宝贵的力量和资本市场的客观规律角力。

过去的一个月,乱得可以。先是中国政府一改娇羞保守的常态,以一系列的激进救市的姿态亮相,颇有国际舞台上新一代明星的气质,博来一片喝彩(主要是来自美国和欧洲政府的)。再就是其后报出的一系列糟糕的经济数据让刚刚亢奋起来的市场和已经开始憧憬未来的经济专家们集体连着呛了好几口凉水。如此重大的一连串市场要素在一个月里面发生戏剧性的逆转,而且在中国这个占亚太45%经济总量的国家发生,不能不说是惊...

Read more

2009.01.14: 也谈抄底


新年前后,国内和国际的股市猛涨了几个星期。两个重要理论一度占据市场。一个理论说经济已经接近底部,就算上半年可能继续恶化,下半年马上就要回暖复苏。根据市场提前反映预期的理论,不能落后,现在一定要坚决地买入。我不明白何以有人总是认为下半年的经济会更好(依稀记得2008年初很多人也说下半年乃复苏之时,结果海啸就来了)。眼前的内忧有投资衰退的威胁,消费疲软的困扰,外患有发达国家失业阴霾笼罩,这些要在六个月里出现改观,岂是易事?又何以为据断定就能发生呢?很多高人说下半年经济提速与其说是个预测,还不如说是个新年伊始的祝福。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人,总要说:没事儿,你很快就好了。但是吉祥话治不了病。笔者...

Read more

2009.1.17: 业绩期临近:当心上市公司“洗澡”


洗澡,当然就是把身上的脏东西洗掉。几千年来,一直都这样子,没什么技术含量。

然而,上市公司业绩洗澡学问就大了,技术含量很高:以前见不得光的,说不清楚的亏空烂帐、关联交易之类,找个合理的时机“阳光化”一下,算是给股东一个合理的解释,从此就干净了,踏实了,免得一直提心吊胆的。这,我就称之为业绩洗澡。由于常常是弄小股东们一个冷不防,也可以叫冲凉。

我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业绩洗澡的风险原因有三:

1)时机最好。金融海啸闹得天翻地覆,经济形势内忧外困,报个不好的业绩,不会出人意料。而且业绩不好到什么程度,小股东无从把握,操作空间很大。话说回来,就算你公司神到保持了高增长,又有几人相信呢?反而可能...

Read more

2009.1.20: 董少鹏的强盗逻辑: "那是他的个人说法"


谢国忠最近作出澄清自己根本就没拿美国国籍。

我和谢国忠相识八年。清晰记得他每次出国都是要申请签证的。日前看到证券日报董先生绘声绘色的头版文章,还以为他取证过,谢国忠在这几年真的入美国籍了呢。

董少鹏现在居然还死顶说“那是他个人的说法”!其恶劣程度让人发指。人家连中国护照号码都报得出来,也是“个人”说法?

那么董先生的没经过任何调查取证的情况下,把谢国忠的“入籍仪式”描写的绘声绘色,仿如身临其境,难道就是“大众真理”?证据何在?如果凭空捏造,目的何在?败露以后狡辩,廉耻何在?

我之前还把他当作公器私用,心胸狭窄的文人,实在是高估了他。这个人简直就是个强盗。

强盗行为1)滥用证券日报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