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唐静

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翻译研究方向。2003年7月加盟新东方国内部,执教考研翻译。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口、笔译实践和理论见长。特别擅长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口笔译培训等。在翻译教学中注重遣词造句、依句成篇,并“以结构分析为突破口、以语言习惯为连接点”,讲解条分缕析、步步到位,让学生在激情飞扬中享受学习翻译的乐趣。   对待学生,他信奉:“You are here to enjoy my class, not to suffer(享受学习,免遭痛苦)”。喜欢各种乐器,尤其精通键盘和爵士鼓。性格开朗、踏实认真。

前两天人民网的访谈视频


那天去和周雷老师去人民网访谈,主持人说到:离考研还有30天时间。哦。突然想起来,是啊,还有30天。那天在电梯里,碰到一同事,说:哎,时间过得真快,又一年年底了。

时间是很快啊。祝福大家一切都顺利。平安,健康,幸福。

访谈文字和视频地址如下:

http://edu.people.com.cn/GB/10540004.html

附图片,呵呵。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Read more

2010年考研英语一翻译试题基本分析和参考答案


2010年考研英语一翻译试题基本分析和参考答案

北京新东方 唐静

基本分析:

原文选自李奥帕德的《沙郡岁月:李奥帕德的自然沉思》,本书是环保生态的经典著作,中译本由吴美真翻译,早期由三联出版社出版,后来还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版本。

以下是我做的一个初译稿,时间仓促,有误的话,请指出。

后面我有详细的分析。

 

46Ornithologists (出题人改为:Scientists) jumped to the rescue with some distinctly shaky evidence to the effect that insects would eat us u...

Read more

看图说话: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来源及其几种不同的译本


 看图说话: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来源及其几种不同的译本 

今年考研翻译文章,引用自Aldo Leopold的Sand County Almanac,1949年牛津出版,引用百度上的一句话来说这本书的知名度吧:“一本薄薄的在1949年出版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在书架上与19世纪最著名的美国自然主义著作的经典作品──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占据着同等重要的位置。”

该书目前有以下几个版本,喜欢阅读的,可以看看:

     

可爱的老头1

可爱的老头2

可爱的老头3

1.  &...

Read more

2010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和详细分析


                             2010考研英语一翻译真题和详细分析

花了三个小时,把真题,真题来源那本书的那一章仔细读了;一个字一个敲出了下面这些分析(太长了,我一贯的写作风格:啰嗦!)。大家看看就好了。

考完了,奋斗过了,经历过了。该歇会,收拾心情,准备下一次奋斗。

 &n...

Read more

征天体物理学硕士或者博士做一个校对


征:天体物理学硕士或者博士做校对

有一本书,主要是天体物理学方面的,是科普读物。目前需要校对,或者在翻译中需要一个顾问咨询。

1.若您是天体物理学方面的硕士,最好是博士的话;

2.若您的英语专业功底,或者说“专业英语功底”很好的话;

3.若您喜欢翻译的话;喜欢读书的话。

(以上三点需要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尤其欢迎考博的同学)

请告诉我。

直接留一个邮箱在后面。我会联系您的。先谢谢您的关注。

 

唐静 敬上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Read more

翻译下面这段话,你就有机会做一名专(兼)职翻译




    一个朋友的翻译公司,人才告缺,问我何解?

    发一篇文章在下面,若喜欢翻译,想要从事翻译的朋友可以看看,试图翻译一下。同时,请留下你的联系方式(或者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如果可以,我那朋友会联系你的。但是,在动手之前,请先问自己几个问题:我汉语功底够好吗??我一直在加强汉语能力吗??我够细心吗??是否能体察英语和汉语词汇的细微差别,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我有责任心吗??即使困难,我也能一直想办法去解决吗???我真的适合做文字工作吗???冷板凳啊!想好......决定!当然,你的译...

Read more

好文共赏——黄培辰的文章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文章了。起码,在博客上很久没有读到这样的文章,别怪我孤陋,我很久不读博客。下面这篇文章是培辰写的,看题目,就有一种气场压着你,并且一直压着你,直到最后读完文章,叹口气,释放出来。好文章!引用信手拈来,毫无堆砌之嫌,不掉书袋,不显摆。他告诉你,“那首诗我还记得,是这么写的”,功夫在诗外。

读文章,喜欢读那种“气”。有一段时间,我自以为能鉴别启功的字画。做法很简单,一有确认无疑的真迹露面,死死地盯着看,盯着想,想那个人写字作画,走笔挥毫的气势。或许,读好文章也是这个道理。

突然想起了去年暑假,那个上了一整天课,回城的时候,在车上还跟我讨论Charles Lamb的培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