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趋势性的上升,使得中国调控政策放松的空间很小,这仍是任何一种资产估值的最大敌人
9月的市场在苦等利好政策的出台。巴西已率先减息,中国政策放松的空间又有多大?
巴西已经历了连续六个月的制造业PMI下降,且近三个月均在50以下,GDP同比增幅已经从2010年下半年6%的水平,下降至3.1%。中国的制造业PMI(采购经理指数)尽管也在50附近徘徊,但企稳态势非常明显,且制造业毛利率和产销率均处于上个经济周期的高位,制造业部门投资增速不断上升,并超过了整体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作者文章归档:石磊

流动性还在紧缩么?
当前的市场在观察政策,在央行于8月末宣布扩大存款准备金征缴科目后,股市债市因担忧未来流动性转差而同时开始了暴跌,然而真正看清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并不是仅仅盯着央行的表面政策这么简单。
流动性是全年市场运行的焦点。但是,当谈及流动性紧张时,我们其实并不清楚彼此谈论的流动性其实并不是一回事。有些人谈企业融资难,融资利率高,有些人谈银行这件抢夺存款激烈,有些人则是谈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利率飞涨。
其实以上的这些方面都是流动性的问题,但都仅仅是流动性问题的局部,要想搞清楚流动性的整体环境和目前变化趋势,必须分开讨论几个层次上的流动性。
实体经济部门的流动性紧张是有争...
恐慌中等待小牛市降临
8月初以来,资金面的缓解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混乱刚刚让债市从7月份的哀鸣中解脱出来,8月的最后一周,中国债市似乎重新陷入绝望的境地,纠结的依然是资金面。
前有央行将保证金账户纳入征缴准备金范畴冻结资金达8000-9000亿,后有中石化、民生银行等多只百亿规模以上转债发行在即,可能冻结资金超过2万亿,资金面似乎难逃一劫。恐惧的气氛在周初释放,10年期国债利率上跳超过10个基点,再次冲到4.1%这个年内高位,交易员的悲愤再次笼罩着债市。
市场已经至此,离场、观望还是入市?和前期的行情相比,最考验人的时候到了。“看清大方向,注重小细节”,这句话较为适...
经济上升周期中的小憩
每逢市场暴跌,必有危言耸听。今年5月,白银、原油价格的暴跌,全球经济“二次探底说”再度兴盛,与去年5月标普500指数最深日跌幅达到8.7%之时十分相似。
经济减速是不争的事实,但减速未必是探底,即使在经济上升期中,某一时期发生减速也是常见的。美国和中国尽管都出现了经济减速,但形成的原因不同,各自所处经济周期的位置也不同。
美国2011年一季度GDP增长仅1.8%,较上季度下滑了1.3个百分点,明显低于市场预期。除商品和服务净出口增长停滞不前,贡献由3.27个百分点下降到-0.08个百分点,拖累最大的是政府消费和投资,对GDP的拉动是-1.0...
债市利率洼地还能维持多久
在中国,21世纪第一个十年里什么最便宜?是资金。那时借钱投资是一本万利。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什么最贵?恐怕还是资金。时下的中国经济并不缺乏利润空间,但普遍缺乏的是实现利润的资金。
刚刚过去的6月里,中国的金融环境出现了明显异常。尽管加息在万众期待下并未到来,但各市场里的利率已经一飞冲天,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错乱。
货币市场上,7天回购利率月度均值达到了5.9%,最高值达到了9%,不但远超过了1年期定存基准利率,还超过了CPI。中国已经通过资金面的紧缩,在6月消除了负实际利率,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了中长期贷款利率,居民已可轻松买到年收益在6%-7%的银行理财产品,且...
人民币要开始贬值了么?
随着中国在海外上市企业的股票大量被卖空,部分外媒甚至投资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将很快出现硬着陆,做空人民币也成为部分对冲基金的新策略,二季度以来看空人民币的言论也在国内媒体上蔓延,部分机构甚至开始制定应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案,轰轰烈烈的人民币升值悄然将要转为贬值了么?
判断一种商品的价格走势自然要看供需情况,人民币汇率作为人民币对其它货币的价格自然也不例外。结售汇的差额直接表现了私人部门对人民币的供需情况,今年上半年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月均水平高达460亿美元,这表明私人部门对人民币每个月平均有460亿美元的超额需求,并且比2010年上半年月均260亿美元的水平上升了70%,人民币的超...
货币市场上演流动性挤兑
中国货币市场的利率总是像巨浪一般跌宕起伏,而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也总是在黑洞里穿梭,行踪莫测。6月7日,资金清算系统的关机时间又因为部分机构暂时的流动性困难而延迟关机,今年以来,流动性一直成为各债券投资机构的心头大患,资金交易员的微博里早已流传着“资金交易员伤不起”的悲歌。
市场原本预期端午节后资金需求下降,资金面会转为宽松,在上班后,却又多个负面消息传来,央行公开市场正回购扩大至1000亿,农行次级债缴款,正常的准备金缴款,还有真假未辨的定向央票传闻,而且这些资金需求均在三天内发生,这打乱了很多机构的资金安排,货币市场资金面骤然紧缩,隔夜回购利率当天...
中国宏观调控面临结构性超调
一面通胀并未下行,一面中小企业已经苦不堪言,言重者堪与08金融危机相比。股市和债市都已经做好了迎接经济下行的姿势,经济尽管已经下行了一个季度有余,但通胀仍然横亘在高位,对滞胀的疑虑已经在媒体上泛起。
看通胀不能仅仅盯着CPI的数字,本轮通胀的特点已经不同于以往。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信奉“一切通胀都是货币现象”,但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实质上是货币是通胀的必要条件,但并非是充分条件。基于货币的方法预测CPI越来越不准确。简单的讲,紧缩货币一定会抑制CPI的增长,但是这对于治理时下的通胀并无太大意义,因为中国施行的货币政策不是通货膨胀目标制,而是经济增长、就业、通...
房产的投资价值
众多城市推出的限购令已有两个月,大部分城市住宅成交显著回落,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统计,北京、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4月较3月下跌超过10%,深圳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下跌超过30%,从北京商品住宅成交面积来看,2011年1至4月比去年同期大幅下跌了38%。尽管成交量显著回落,但房价却依然坚挺在高位。很多“房主”朋友常常问我:政府这么大力度的调控下,是不是现在该把投资的房子卖了;而另一些没有搭上上一轮地产热潮的朋友还在焦虑:是不是趁政策暂时抑制了需求应该现在出手投资房产。
当成交量下跌时,市场就陷入了焦虑状态,需要选择方向突破,这一点在楼市和股市上都是适用的,...
中国股市和债市的对立行情
“2011年中国CPI将呈现前高後低的走势”,这样的判断在3月以来渐渐成为市场主流的预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的程度几乎达到2008年上半年货币政策放松前夜的水平,这样的预期暗含着中国经济增长将在下半年出现持续回落;而另一方面,股市已有蓄势待发的姿态,周期性行业股票正在受到股票投资者的偏爱,股票投资者正在看好中国经济的增长。两个市场的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给出了不同的预期,那麽哪个才是正确的趋势?
判断当前经济增长是处于上升期还是处于经济增长回落期,不是只看GDP就可以的,关键是看经济扩张的动力是不是存在.企业最重要的扩张动力是利润,利润如果处于较高的水平,企...